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音樂中心 土地問題 不是問題

報載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計畫,可能因中央政府無法釋出碼頭土地而流產。倘此聞屬實,實在令人感到相當遺憾。

觀察民進黨在高市近十年的執政,確實有相當多可議之處,然而,卻也不否認其施政為本市帶來了脫胎換骨的契機。純由市政發展的角度看該黨試圖藉由對海洋與海港的重新詮釋,將工業高雄轉型為文化高雄,有其值得肯定之處。

卅歲以上的高雄人都曾有如此的記憶圖像酖 酖上下班時間,從各個廠區湧現的螞蟻雄兵;頭頂著氣味刺鼻、永遠灰濛濛的天空;忙碌、巨大的貨櫃車,一輛接著一輛。從小港到楠梓,一幅幅同樣的景象交織成了高雄的風貌。這樣的環境讓人們沒時間也無從了解何謂生活品質與環境。

長年在生產線、在烈日暴雨下工作的人們,沒有機會想太多;直到有朝一日,當他們的子女離開家鄉,到了台北花花世界時,赫然發現,家中父老的勤奮認命,原來是他人眼中下港的野俗;支撐台灣工業發展命脈的商港,原來是北部文化人眼中所鄙夷的沙漠。

從經濟到文化,兩千年以前國民黨執政,給高雄很多的工作機會與不均衡的環境。民進黨在高雄的施政補足了這一塊空缺。這幾年來,市府在硬體方面,重塑碼頭、河港、近河港市街;在軟體方面,用各種文藝記事紀錄河港落腳點,讓港灣變成生活與休閒的一部份。而碼頭流行音樂中心,很明顯是整個港灣建設畫龍點睛的一筆。音樂中心不單是地方主題建設;尚且藉由音符與流行,讓港灣除了景觀之外,有了更完整的文化與商業詮釋。

無可諱言,在城市氣質轉變過程中,仍有許多令人詬病處,例如粗製濫造的公共設施、流於浮面的文藝活動、燒錢撐場面的節慶活動。但是,轉變確實在發生中,而一個城市氣質的轉變十分難能可貴。再從經濟發展角度觀之,這是另一條成形中的經濟發展脈絡:由臨港自行車道、河港風帆、音樂中心、臨鐵道人家、藝術活動、搭配徐徐海風等元素,所構成的生活意象,本身就是個最佳的觀光商品。而展現本地人創意與生活方式,才是文化觀光產業得以永續發展的關鍵。

作為一個市民,我還希望看到這個城市繼續它的文化質變:兼有良好的工作機會,與豐沛的文化生活,進一步,並將文化生活融進經濟生活。倘若國民兩黨,分別在中央與地方,為高雄共同擘劃未來,讓兩種不同的發展思維、執政人馬,合作治理出一個真正的永續高雄,那市民就真是有福了。

【2008/06/20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