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山城週刊30年 吳國城東勢傳奇

  • 2009-05-09 中國時報 【何榮幸、黃哲斌、高有智╱專訪】

     一個在台北擔任大學助教的農家子弟,只因為課堂上老師一句話,毅然返回老家創辦社區報紙,獨力負責所有編採寫工作。他的同學早已當上立委、新聞局廣電處長,他卻三十年如一日,辦報從未中斷,至今無怨無悔。

     吳國城和《山城週刊》的故事,不但是台中東勢這個小鎮的一頁傳奇,更在台灣社區媒體史上留下難以抹滅的身影。

      走進東勢客家文物館斜對面的不起眼樓房,二樓一張年代久遠的長形木桌,就是山城週刊的編輯檯。五十六歲的總編輯吳國城,想起了自己二十六歲時的往事:

     老師一句鼓勵 返家鄉辦報紙

      「歐陽醇老師(時任中國時報副社長,並於文化學院新聞系任教)說,學新聞的人一定要有愛鄉土的感情,鼓勵我們與其進大報,不如辦社區報紙服務家鄉」。

      於是,吳國城和小學、大學都是同班同學的吳鎮坤,兩人放棄繼續擔任文化新聞系助教的待遇,返鄉創辦以服務東勢、新社、石岡、和平、卓蘭等五鄉鎮為職志的山城週刊。

     編採寫一手包 只求沒有負債

      一九七九年七月山城週刊正式發行時(八開大小、一張四版),只有一百多位訂戶,一年收取兩百元郵資費。社長吳鎮坤、總編輯吳國城每月只拿三千元車馬費,透過「自己吸收人事費」的土法煉鋼方式度過草創初期。

      三十年一眨眼過去,山城週刊仍然黑白簡樸,目前發行三千份,付費訂戶約有兩千位(成長二十倍),年費三百元(增加一百元)。雖有小額廣告收入,但扣除郵資、印刷、打字、水電、電話費之後,「只能做到沒有負債而已」,吳國城不禁苦笑。

     九二一受災戶 仍然堅持出刊

     山城週刊的報導原則是:不登日報登過的新聞、不登黃色與黑色新聞、不登選舉新聞,以社區良善故事與活動訊息為主。由於吳國城、吳鎮坤都是從小務農長大,該刊的最大特色是堅持「農業資訊版」。一般農業雜誌多由學者專家撰文,該刊則清一色訪問傑出農友,實用資訊對農家幫助甚大。

      經過該刊報導、立委據此質詢而影響的農業政策,則包括促使政府廢止溫帶梨穗進口關稅,讓相關農友每年節省數千萬元關稅支出;促使政府補貼廠商收購二級椪柑,協助解決椪柑滯銷問題等。

     發現重大災情 政府及時搶救

      不僅如此,該刊在九二一震災時的敬業表現更令人敬佩。「當時我家半倒、沒水沒電,連喝水都要到一百公尺外的水井打水」,在這麼艱困的環境下,吳國城仍然堅持正常發報。

      「地震造成沙連河口的河床抬高十公尺,嚴重影響民宅安全,我騎著摩托車穿小路走觀音橋到達現場,發現情況危急,馬上拍照刊出報導,各大報、電視台跟著擴大報導後,縣政府連忙開挖排水道、興建臨時堤防,才未造成重大災害……」公部門搶救的那一刻,吳國城的辛苦都已值得。

     兩度瀕臨停刊 靠補助才存活

     至今出版超過一千期的山城週刊,曾經兩度陷入重大困境。第一次是在一九九三年吳鎮坤出國進修及養病時,「當時差點撐不下去,最後被迫改為雙週刊」。幸運的是,吳國城夫婦同心,太太負責打字兼拉廣告,兩人一起貼名條、郵寄,省下所有人事費用,才勉強度過難關。

     吳國城回憶,第二次情況更為險惡,「九二一震災後,訂戶繳費、廣告收入急速銳減,還好新聞局伸手補助製版印刷費、郵資費,山城週刊才活了下來」。

     得獎加重責任 甘於淡泊名利

     「大難不死」的山城週刊,終於得到「必有後福」的鼓勵。二○○五年,該刊榮獲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以肯定該刊的長期貢獻。吳國城的回應則是:「得獎只是責任更重而已,就像立了貞潔牌坊,必須更加潔身自愛。」

     而吳鎮坤時隔多年返台後,不但重新接下該刊社長,更與地方人士共同創立「大甲溪生態維護協會」,讓該刊進一步參與地方公共事務。

     回首人生最精華的三十年,當昔日同窗翁重鈞、張崇仁紛紛成為立委或官員,吳國城在大二時從禪宗思維領悟的「人的一生從變的眼光看,它瞬息萬變,從不變的眼光來看,它都不變」,則讓他甘於淡泊名利、只求喜悅快樂。

     重要文史資產 期待地方接手

     然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山城週刊早已成為東勢重要文史資產,任何想要深入了解這個城鎮的人,都不可能跳過這座豐富的寶山。

      「只要能夠收支平衡,我就會繼續辦下去」,吳國城不忘再補上一句,「即使不夠,我也會兼差去賺」。事實上,他早已長期兼差做房地產仲介、農藥資材以維持家計。在網路興起、紙本退潮年代,他對學會計的兒子是否接棒順其自然:「我會明確告訴兒子這條路很辛苦、不會賺錢,他若真有興趣,我也不會反對,但我更希望地方人士能夠接手這項公共資產。」

      不論山城週刊能夠走多遠,吳國城的耳邊始終飄盪著高中國文老師教授《論語》時的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他的一生,就是在追求這句話的哲學解答。

增設發電風車? 恆春拒絕再玩

自由時報20081122 
風力發電常故障,發電效率低,台電竟想再蓋三座,恆春居民反對。 (記者蔡宗憲攝)
台電已完工運轉的82部風機中,最高曾有51部無法運轉發電,以恆春鎮為例,3座風力機組滿載發電的情況下,1小時大約只能產生4500度電力,有民代開玩笑說,12000戶的鎮民如果要同時按下電鍋煮飯,大概有一半以上鎮民沒飯吃。核三廠南展館長吳祖華提到,風力機組94年1月13日啟用,高約67.4公尺,每部造價約7千萬台幣,由於該型風力機組在國外多設置在沙漠地帶,國內海岸地帶潮濕多鹽害,因此機件容易損壞,加上天候不定,風車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效益。 (圖文:記者蔡宗憲)

〔記者蔡宗憲╱恆春報導〕這幾年到墾丁旅遊的遊客,會發現核三廠內多了3隻大風車,由於風力發電效率不彰,加上影響自然地貌景觀,飽受當地民眾批評,沒想到又傳出台電將再增設3隻,民代及居民獲知後相當反對,甚至連核電廠內的工作人員都表示不贊同。

恆春鎮民代表陳吉昌表示,與風車比鄰的恆春大光里,只要落山風季節一到,葉片與機組搖晃摩擦發出的「悉悉嗦嗦」巨大噪音,影響附近居民作息時間,加上沒有任何福利回饋,發電時間又少得可憐,居民堅決反對再增設風力發電機組。

核三廠南展館長吳祖華表示,配合政府提倡綠色能源政策,台電在全台設置80幾座風力發電機組,3年多前原本要在恆春西岸的大坪頂設置,因為擔心影響五里亭機場飛機起降,才設置在核三廠區內。

他也提到,若以容量因素(每年發電時間比率)檢視,遭遇7級以上的風力不能發電、沒有風也得停擺的風力發電機組,一年平均只有30%的時間能發電,跟一年有98%的核能發電相比,風力發電機組實在是妨礙景觀又沒效益。

多位恆春居民也表示,核電廠加上3座風車,已經讓恆春的天空醜陋不已,如果再塞進3部風車,整個南灣及後壁湖區域,抬頭就是一堆「白色巨塔」,簡直玷汙了墾丁最美麗的海灘及海洋保護區,如果台電執意興建,一定會群起到核三廠門口抗議。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我見我思-我們正在偷竊子孫

  • 2009-05-21 中國時報 【莊佩璋】

     幾年前到汶萊玩,飛機降落時看到一片「別墅」群,大家讚嘆不已。地陪則嗤之以鼻說:「那是國宅,蘇丹蓋給沒錢人住的,每個月只要繳台幣兩千元左右的房貸。但,不繳,蘇丹也不會向你要。」

     不只如此,地陪說,汶萊人教育免費,到國外留學,蘇丹照樣埋單;看病免費,當地醫治不了,送新加坡手術,醫療費用、機票,蘇丹全負責。甚至,連比迪士尼樂園還豪華的水晶樂園也可免費遊玩。

     這樣的福利,靠的是「油元」。西方石油公司從汶萊把石油抽走,把美元倒進汶萊蘇丹的口袋,蘇丹分一些給國民,全國上下就衣食無虞了。

     挪威,則是另類的產油國,這個以負責、平等、勤儉、樸實為立國精神的國家,把「油元」搞個主權基金,目前已有三千億美元規模;他們不但不揮霍,還積極投資,以錢滾錢。

     挪威人的觀念是「採油賣錢花,就是偷竊自己的子孫」。

     看看挪威人有油元而不花,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應該覺得羞愧!

     蔣經國時代,台灣還有「不偷竊自己子孫」的責任感。俞國華當行政院長時,政府仍有鉅額預算盈餘。老立委把「債留子孫」當戒律,政府舉債不得用做經常門支出、增加預算必先籌措財源……等原則都像預算審查的聖經,不折不扣地遵循。

     反諷的是,民進黨口中的「外來政權」沒有債留台灣,本土政權倒掏空了國庫,債留給子孫。

     我們這代台灣人享受克魯曼口中「全世界最好的健保制度」,全球少見的超高所得替代率之軍公教退休金、壓歲錢似的老人年金……,稅收卻又東減西減。結果當然是鉅額的財政赤字。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競爭力排名,台灣暴跌十名;標準普爾發布的國家壓力測試報告,台灣主權評等,未來可能連降五級。這些評比都顯示,我們這代已把「台灣經濟奇蹟」消費光了。

     三、四十年前,南太平洋島國諾魯靠著磷肥出口,國民生活得像汶萊人般舒適。但磷肥挖光,現在的諾魯人過的是難民般的生活

     無法永續的社會福利,就是偷竊子孫。我們這一代享受時,難道都沒一點罪惡感?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廢磚窯廠煙囪功成身不退 成地標

自由時報20081119
二林鎮基督教長老教會原斗教會的禮拜堂,在約60年前重建時,信徒為了磚塊建材,自設一座磚廠。(記者王百鍊攝)

〔記者王百鍊╱二林報導〕二林鎮原斗里一處紅龍果園中,矗立一座20餘公尺高的廢棄磚窯廠煙囪,許多人都當作鎮內地標之一,但很少人知道這座磚窯廠是約60年前基督教長老教會原斗教會信徒為重建禮拜堂所需磚塊而設立的,如今土地雖已數度易主,但因矗立的煙囪拆除工程浩大,且具紀念性,留存至今,成為當年信徒的虔誠見證。

原斗教會長老廖永松指出,原斗教會已有126年歷史,約60年前重建禮拜堂時,因購買磚塊不太容易,信徒決定自建一座磚窯廠,自行生產磚塊;當時信徒踴躍捐款,並由私人提供目前位於斗苑路北側這塊4、5分大的田地,興建一座磚窯廠,其中又以這座約8層樓高的煙囪最醒目。

他指出,除雇請技術人員以外,許多信徒也都自動加入協助生產磚塊、搬運磚塊的行列,當時他雖然才10多歲,但也常隨著祖父、父親前來幫忙,印象非常深刻。

他表示,經過信徒近2年的努力後,終於如願完成禮拜堂重建,不過,磚窯廠並未功成身退,由部分長老、執事接手經營,讓附近民眾可就近購得磚塊,再過10餘年後,因經營者陸續移民國外,磚窯廠才停止生產。

拆除費工 地主就留著

他指出,其後這些土地多已數度易主,原本的廠房也早就拆掉,恢復農田耕作,但這座高大的煙囪,因拆除工程浩大,且地主認為是具有意義,就一直矗立迄今,成為農田中難得一見的奇景;民眾若從埤頭鄉斗苑路進入二林鎮,往北一瞧就可看到這個醒目的地標。

手繪吉安地圖 日人懷鄉一甲子

自由時報20081119
透過花蓮農林學校(花蓮高農)同窗邱文山(右)的日語翻譯,堀上吉治說,慶修院的百度石只要繞行百次、心中向不動明王默唸心願,就可以完成願望!(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1931年出生在花蓮港吉野村清水181番地(今吉安鄉福興村)的日本人堀上吉治,日本戰敗那年才13歲,卻得被迫遣返,回日本後憑著記憶,畫出吉野移民村內的聚落宮前(今慶豐村)、草分(今稻香村)、清水,甚至灌溉水道等平面圖,每當堀上懷念生他長他的故鄉,就拿出來看看,一解鄉愁,這次堀上先生也遠從日本回到台灣,參加慶修院92年慶祝活動。

堀上吉治13歲返日

堀上說,他的祖父母都葬在台灣,只是墳地尚未找到,對於台灣政府將慶修院重修得美輪美奐,他表達深深謝意,還高興地說︰「祖父母的靈魂終於有寄託的地方了。」

已經78歲的堀上吉治,是出生在台灣的「灣生」日人,堀上吉治說,他的外祖父母等5戶人家,1912年1月6日結伴由日本四國的高松港,搭了1星期的船抵達花蓮港,分配到吉野村清水181番地開墾,在這裡住了30幾年,戰敗時他正在花蓮港農林學校(花蓮高農)讀二年級。

繪成平面圖時時懷念

敗戰後堀上吉治回到日本,因為在花蓮港農林學校受的訓練,成為一名測量技術人員。他說,為解思鄉之情,他和姊姊將記憶中的吉野村,包括宮前、草分、清水、中園(今吉安村)等聚落,以及童年就讀的「吉野小學校」(今吉安國小),繪製成平面圖,甚至連每家每戶的姓氏,都和姊姊重新拼湊起來,每當想起故鄉就取出看看。

直到6年前因為花蓮高農舉辦60年校慶,他才重新踏上暌違55年半的故鄉花蓮,雖曾嘗試尋找祖父母的清水墓地,卻已無跡可循,十分惋惜。

這次堀上受邀重回花蓮,除了參與慶修院92年慶祝活動,也將協助重繪吉野村由日本人創建的水利設施圖,昨天也拜訪花蓮農田水利會,堀上吉治說,這次或許是他最後一次回到故鄉了,只要是花蓮需要任何文獻史料,他都將鉅細靡遺地提供協助。

外獅潭社區 休閒農業拓生機

自由時報20081119 
熱心的村民提供三合院,作為社區發展協會的辦公室與舉辦活動的場所。 (記者陳界良攝)
頭屋鄉外獅潭社區利用當地的水圳,興建多座水車,營造水車村的意象。 (記者陳界良攝)

記者陳界良╱專題報導

苗栗縣頭屋鄉外獅潭社區原是沒落的客家農村,近年來居民提供土地、三合院,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營造出「山麓、田園、水車村」新風貌,並籌辦蘿蔔節,吸引外地遊客造訪,成功發展休閒農業,成為農村再生的典範。

沒落客家村 轉型博商機

外獅潭社區是典型的客家村,純樸的居民以務農為主,村落後方倚山,前臨後龍溪,流經村內的大小水圳,是外獅潭的農業命脈。與其他農村一樣,外獅潭也曾面臨人口外流、社區老化的處境,但近年來出現了轉機。

沿126線進入外獅潭社區,四處可見居民自製的大小水車,成為外獅潭的意象之一,清澈的水圳內,還可以摸到蜆仔,這是早期農村才能享有的野趣,居民親手打造的稻草涼亭、焢窯區就座落在田間,構築出靜謐的田園景致。

營造山麓、田園、水車村

呈現新風貌的外獅潭社區,假日都有不少外地遊客造訪,為社區帶來新契機,轉變關鍵在於居民的參與,熱心居民提供三合院作為社區協會辦公室、提供農地蓋涼亭、參與製作水車等,舉辦活動時更幾乎全村總動員。

居民的高度向心力,也可從「千歲歌舞團」窺見,這個團員年紀加總達1000多歲的歌舞團,年齡最小才6歲,最大已90多歲,橫跨老中青幼4代,舞團的服飾、道具都是居民提供與製作,日前獲得全國社區老人才藝比賽第2名。

舉辦蘿蔔節 分享農村樂

社區協會理事長張華文說,外獅潭居民近年來集思廣益,決以「蘿蔔」作為產業特色,選在每年秋冬休耕時舉辦「蘿蔔節」,除相關活動外,還邀外地民眾一起來種蘿蔔,明年2月時再回來拔蘿蔔,深入體驗外獅潭的農村生活。

善用冷泉 曾家兄弟培植水生植物

自由時報20081118
曾竑銘及曾玟皓兄弟利用名間鄉新街冷泉培植的美國紅螯蝦,顏色鮮艷,深受民眾喜愛。(記者謝介裕攝)
曾竑銘及曾玟皓兄弟利用名間鄉新街冷泉培植日本水晶蝦,小而美,是民眾喜愛的寵物蝦。(記者謝介裕攝)
曾玟皓(左)利用名間鄉冷泉培植水草及寵物蝦有成,新街村長謝明潭(右)稱其為農業轉型做了最好的示範。(記者謝介裕攝)

10年有成 已有300多種

〔記者謝介裕╱名間報導〕誰說名間鄉新街冷泉只適合種植水蕹菜﹖曾竑銘及曾玟皓兄弟利用冷泉培植水生植物,歷經近10年努力有成,目前種類達300多種,最近更將觸角延伸至水族箱觀賞類的寵物蝦,兄弟倆不但在水生養殖創出一片天,也為冷泉運用開闢新方向。

名間鄉新街水蕹菜培植區長年湧出地下冷泉,迄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多半被用於水蕹菜培植,目前全鄉種植面約10餘公頃,全年均可採收。

對於冷泉用途,曾竑銘及曾玟皓兄弟曾多次思考這個問題,決定利用約1公頃面積的田園嘗試培植,並將田園取名為「央茁園」。

曾竑銘及曾玟皓表示,因苔類與蕨類水生植物適應力與生命力較強,遂以這2類植物進行試種,起初可能是水溫太低,生長情況不佳,但適應冷泉環境後,存活率也提高,目前園區栽培種類達300多種。

近年轉向 培育寵物蝦

在培植水草過程中,兄弟倆對水溫溫度控制技巧也愈加純熟,最近幾年將重點擺在寵物蝦培育,有身長僅2公分日本水晶蝦,也有體型較大的美國螯蝦,種類達10多種。

新街村長謝明潭說,曾家兄弟在傳統農業轉型過程中,善用冷泉水澬源,為自已也為聚落創造新的活力,值得大家學習。

沙雕是什麼?二崙國小校園見

 
【聯合報╱記者李鋅銅╱二崙報導】

雲林縣二崙國小成立沙雕隊,每天在上課前雕作品。 照片╱廖信彥提供
雲林縣二崙國小操場10天前突然出現沙雕作品,但被人踩得破損變形;這幾天來,沙雕上再也沒看到腳印。12名沙雕隊的小朋友「耶」了起來。「以後我們會雕得更漂亮!」

「沙雕是什麼?過去我也沒有概念。但是看了二崙步道的沙雕後,就有了靈感。」廖信彥老師後來和校長陳鑫湟提起此事,陳鑫湟一口答應。「可是沒有沙怎麼辦?」廖信彥主動跑到砂石場要沙,前後要了65立方公尺的沙,運到操場旁空地,就成了全縣各校裡的首座沙雕場。

沙雕有基礎和高級,對小朋友來說,現在用的只是最基本的堆土,頂多是往斜上方堆,還沒有做到高難度的立體堆高。「12名5、6 年級同學,每天利用上課前1小時,拿起桶子開始堆沙、雕沙,每天都有不一樣的作品。」廖信彥說,這是全縣首隻雕沙隊,他們全都是志願參加。

對小朋友來說,沙雕的確是很新鮮的玩意兒,尤其是在學校玩,而且老師很支持。沙雕作品的進步是一大樂事,但最讓小朋友高興的,卻是剛開始都被外人破壞,作品嚴重變形甚至全毀,後來發現破壞愈來愈少,顯見受到認同,小朋友當然開心。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三塊厝 錯在哪裡

自由時報20090509◎ 顏利真

日前台中市南屯區新設了國中、小各一所,今年三月,在地方人士票選校名時,「三厝」國中得到十四票是第一名,而「三厝」國小獲得十五票,也是第一名,但是最後市政府公布的結果,竟然是由皆只有四票、未進前三名的「大墩」出線,實在是令人錯愕。據市長胡志強說:「真的是有地方人士一再表示不想叫『三厝』,會一錯、再錯、三錯」,他才勾選這個名稱。

殊不知「三厝」一名之所以會拔得頭籌,乃在於「三厝」一辭具有豐富的歷史意涵。它早期的名字是「三塊厝」,傳說是清期入墾的移民,在此地建有三棟房屋,因而得名,所以,票選第一是「有所本」的。而「大墩」一名乃是台中市的舊地名,其位在市中心的稱為「東大墩」,而位在西屯的稱為「西大墩」,今天我們說的「大墩」,指的是「東大墩」的「大墩」,大約在「台中公園」附近,而非南屯。

如今只因市長一人的無知,就擅自推翻民調的結果,實在是「文化城」最大的諷刺!(作者為高中教師)

打造幸福經濟 為南庄、平溪喝采

前陣子有幸回到故鄉苗栗南庄,拜訪把他鄉變故鄉的陳智夫老師,回到台北又造訪平溪國小的桐花音樂節,內心波濤洶湧梗著一股想要說什麼、做什麼的感動與衝動!趁周末的連休假日沉澱,終於找到那份感動與衝動的意義。

劉內閣此刻全面總動員備戰,拚經濟、救失業猶在捉襟見肘,新流感警報的恐慌難免左支右絀?儘管有眾多的急就章利多方案,然則有如敗家子般的掏空未來與子孫的財產,真能搶救危在旦夕的台灣?如果內閣團隊有治本大計,又何須小菜冷盤一碟換過一樣?事實很清楚,馬政府沒有能力引領台灣航向藍海!

得天獨厚的福爾摩莎,我們沒有理由看壞,更無權利蹧蹋,筆者建議台灣未來的出路,能像平溪鄉與南庄鄉那樣「快樂儉僕•自然幸福」,向奢華風尚Say No。相信進入廿一世紀,因周休二日及田園休閒風盛行而炙手可熱,能使平溪與南庄成為都會族最夯的樂土聖地。

金融海嘯還在餘波盪漾,新流感已經風聲鶴唳,形勢險峻國人皆知,也都明白一味鼓勵消費、追名逐利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算還未徹底破產也是風中殘燭搖搖欲墜!當全球都繃緊神經嚴陣以待,我們的執政團隊是否有豐沛的創意與足夠的執行力來扭轉乾坤?如同平溪鄉農會與南庄休閒業者等民間團體的努力,在這塊土地的山巔海邊,平民百姓正在創造快樂產業、打拚幸福經濟,我們為他們祝福喝采。

【2009/05/03 聯合報】

寶島大劇場-改造夜市 要有從俗的同理心

  • 2009-04-22 中國時報 【■邱坤良】

     台灣傳統市場的形成與興衰,多與聚落發展與變遷有關,也與地方歷史、空間、人物產生聯結,堪稱大眾文化的縮影。每個地方都有形形色色的傳統市場,有的座落於廟口,有的聚集車站前,也有的在車道中的圓環、三角公園或馬路兩側。遊逛市場是庶民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進入屬於傳統的空間,依循動線,一攤一攤的「逛」,品嚐飲食,購買物件,主客之間有親切的互動。

     然而,攤販雲集的小吃市場也常因髒亂、阻礙交通受到詬病,尤其製作美食的手抓菜、拿刀鏟,順手兼數鈔票、找零錢,一旁等待洗濯的食具、食物隨意堆放,看在「高級」的人眼裡,很不衛生,自然望之卻步。

     前一陣子台北新圓環夜市因設計失誤、功能不彰,飽受輿論抨擊。「圓環已死!」作家黃春明發出這樣的哀嘆,也說出許多人的心聲。畢竟,圓環夜市是台北人生活中的重要場景,也是外地人到台北工作、讀書、旅遊的「台北經驗」之一部分。更具體說,圓環夜市的形成與發展,是日治時期的老台北人、在台日本人,以及戰後以來,包括台灣外縣市、外省人在內的新台北人、國內外遊客共同營造的結果。

     我初上台北的年代,圓環夜市仍然鼎盛,有近百家攤商進駐,且擴張到寧夏路、重慶北路一帶,形成一個龐大的傳統商圈。大多數人「專程」來圓環吃喝一頓,有的是到附近的商家買特殊布料、機器零件,或到江山樓一帶尋花問柳,順便光顧夜市。

     我後來才知道,我只是趕上圓環繁華史尾巴。七○年代後圓環每下愈況,基本原因在於重慶北路拓寬,露天攤販被迫拆除,繁榮夜市的光彩漸黯淡,加上鄰近戲院、歌廳因電視普及、觀眾減少,相繼關門,加速圓環的沒落。

     九○年代後期,台北市政府請名建築師重新打造圓環夜市,在工程進行中,太平洋戰爭期間地下蓄水池意外出土,還被列為二級古蹟。最後,一個具「創意」的黑色圓形建築物聳立在南京西路、寧夏路、重慶北路川流不息的車陣之中。與原來的圓環夜市相較,地點不變,人事卻全非。搬入新圓環營業的老字號不多,顧客也沒有意願穿越車道,進入新圓環消費,日治二○年代以來就遠近馳名的圓環夜市,終於走上絕路。

     我人生所見第一個傳統市場「死亡」的例子來自故鄉印象,以前漁港沿岸兩邊,各有數十個違建的飲食攤位,有賣麵、賣米粉、黑白切,也有豆漿、饅頭店與冰果店,提供漁民與外地人吃喝的方便,然而也造成髒亂,並且妨礙漁船停靠。後來地方機關整治攤販,興建鋼筋結構的三層樓商場,保留給原有攤位「合法」營業。雜亂的攤販清除,港區煥然一新,新商場卻乏人問津。事隔三、四十年,當年的新商場早已老舊不堪,仍然只有一樓幾個攤位在營業,是個如假包換的「蚊子館」。

     我至今還會懷念那段在港邊望海吃「點心」的歲月,而後出外的日子,就學、就業、遊玩,各地的市場仍是我喜歡蹓躂的地方。許多市場因整頓髒亂、改善交通或都市更新的理由被迫遷移,而最常見的政府「德政」,就是蓋鋼筋水泥大樓收容攤販,但「蓋」出來的大樓往往形式冰冷、動線不良,民眾「逛」市場的興味索然。

     多年來台灣一些具特色的傳統市場常因遷移、翻修,一去不復回,而後再怎麼「重新開幕」,也像連根帶土供養的野生花草,就算插在豪華客廳最美麗的花瓶中,也失去原來的風華了。面對圓環夜市這樣的歷史空間與生活傳統,主管機關如能跳脫本位思考,多一點人文反省,也許一個保留大眾飲食文化與改善交通的雙贏計畫可能出現。

     台灣人不見得非品嘗街頭小吃不可,不瞭解夜市也沒有社會責任可言。關鍵在於,如果對傳統市場文化不瞭解、甚至懷有刻板印象,卻又以主觀的生活經驗要為它進行改造,缺乏從「俗」的同理心,就太超過了。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邱坤良:現代寺廟經營之神

邱坤良
台灣果真全面世代交替了,因為不僅參政者年齡層降低,企業家新世代接棒,連寺廟「頭人」也由往昔鄉紳、耆老,轉由青壯派當家。如果哪個寺廟仍由「老公仔標」坐鎮,不是地處偏遠、香火不盛,便是寺廟已企業化、分工清楚。年長者負責清潔雜工,為信徒解答籤詩,實際擘劃廟務者,還是青壯「頭人」。早前的道士、廟祝常為表示老成持重、道行深高,蓄留長鬚,甚至把年齡「虛」長幾歲。現代價值觀不同,嫻熟寺廟歷史、地方掌故與祭祀禮儀的長者,已不及善於行銷寺廟的青壯「經營之神」了。

人神與寺廟 培養出革命情感

台灣每座寺廟本來就是獨立的信仰體,它與祭祀圈的關係超越主祀神發祥地、香火祖廟。以媽祖來說,同樣信仰湄洲林默娘,北港媽、大甲媽、新港媽、關渡媽便有所不同。早前醫藥衛生與農耕技術並不發達,神祇是撫慰民眾的心靈導師,兼扮演警長、醫師與農耕隊長的角色,引領移民開墾,巡莊治病,驅逐瘟疫、蟲災。

每個地方都有講不完的神明巡莊往事。例如台北縣金山鄉民因農作迭遭蝗蟲破壞,每年農曆四月中例由慈護宮媽祖會同萬里媽祖、石門老梅媽祖一起「迎媽祖」遶境三天,驅除蟲害。三重各界亦曾藉「迎五穀王」(神農大帝),撲殺為害農作的鐵甲龜蟲。前述神祇出巡時各地子弟陣頭伴隨神駕,演戲、擺場、宴客,熱鬧不已。在政府尚未重視文化資產的年代,寺廟也成為民俗工藝、戲曲與宗教禮儀的傳習與展演中心,人神與寺廟因而培養「革命」情感。

寺廟、神明的宗教與社會功能隨著時空環境而不盡相同,其間曾受政治力介入,如日治皇民化時期燒毀寺廟神像、戰後國民政府推動「統一拜拜」,皆影響民間信仰生態,但晚近寺廟的角色更異,多屬經營型態調整與社會變遷的結果。

傳統寺廟之間重輩分、尚倫常,香火淵源亦極清楚,現代寺廟則努力尋求新奇蹟,全力「拚觀光」、「搞創意」。任何能為寺廟爭取「第一」的機會,當仁不讓。各大寺廟多已財團法人化,青壯「頭人」善於人際交陪,注重新聞傳播與經營管理。愈能結合現代媒體傳播(尤其是電子媒體)的寺廟,曝光率愈高,也代表神威最顯赫。寺廟歷史一百年或三百年,僅供參考。

老牌新觀念 廟會活動商品化

為吸引新聞媒體注意,各大寺廟的廟會活動推陳出新,多半傾向簡單易懂、符合時宜的熱鬧活動,傳統廟會文化角色逐漸流失。在原來的寺廟品牌下,金身、玉身打造神明,強調大祭典規模的誇富宴(Potlatch)蔚為風潮,廟會活動也愈來愈商品化。

報載大甲鎮瀾宮正準備斥資兩百億元在中國天津興建媽祖廟,兼有禪苑、住商大樓、飯店與文化會展中心的空間功能。事後鎮瀾宮出面澄清,只擔任投資者顧問。不管實情如何,鎮瀾宮的經營氣魄與創意頭腦,已超過台灣「媽祖界」、「寺廟界」的「經營之神」們。只是當前經濟不景氣,台灣失業者眾,此時此刻到中國蓋廟做生意,恐非慈悲為懷的大甲媽樂見。

其實,像鎮瀾宮這樣的名廟,能為台灣社會與信徒貢獻之處甚多,例如運用媽祖遶境進香的神氣與民氣,使這個具歷史傳統的宗教盛事成為質量兼具的民俗藝術展演平台,不但保存文化資產,也可增強鎮瀾宮的觀光內涵,成為真正的台灣「第一」。

(本文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09/04/18 聯合報】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公民RSS-度假兼保育 全球正夯

  • 2009-05-02 中國時報 【何榮幸、黃哲斌、高有智╱專題報導】

     國際環保團體近年興起「環保志工假期」風潮,除了鼓勵人們參與生態志工,更將學習環境與度假樂趣結合,成為頗具吸引力的環保實踐方式:

     ●美國「地球觀察」組織志工假期

     一九七二年成立的美國「地球觀察」組織(Earth Watch Institute),每年支持或引介一百多項生態志工研究計劃,亦稱為「志工假期」(Volunteer Vacations)。例如研究北極圈氣候變化、哥斯大黎加雨林毛毛蟲研究、修復蒙大拿野生區小徑、探索科羅拉多小徑間岩石群、探索深海珊瑚礁、協助納密比亞印度豹保育區工作、參與有機農場全球契機(WWOOOF)計劃等,每項收取不同費用。至今已有超過六萬五千人次參加,貢獻了一千萬個工作小時。

     ●澳洲環保志工計劃(CVA)

     該計劃是由一九八二年成立的澳洲最大環保團體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ustralia主辦,每年提供全球熱愛自然、喜好野外活動的人士,到澳洲各地參與各項環保計畫。每年吸引上千國際生態志工參加,志工在實踐環境保育工作、交流各國環保經驗的同時,更藉此開拓國際視野、結交各國朋友,在澳洲自然風光中度過有意義的假期。

     ●英國保育志工基金會(BTCV)

     以推動國民信託、保育志工著稱的BTCV,每年在全球各地提供生態志工假期活動,多數集中在英國和部分歐洲國家,例如維護英格蘭古老森林、維護德國濕地、在保加利亞黑海建立鳥巢等。這些志工假期與典型的歐洲度假活動截然不同,但被認為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環保體驗。

     ●太空船地球號(ETS)

     曾赴西非獅子山及阿富汗等地進行緊急醫療援助的日本醫生山本敏晴,在二○○四年創立「太空船地球號」(Earth the Spaceship),堅持「真正有意義的國際援助」,以達到「永續發展的地球」理想。該組織邀請全球四十七國的小朋友,畫出「對自己最重要的事」,其中呼籲世人重視全球暖化危機的《日漸沈沒的樂園─吐瓦魯》一書備受矚目,台灣已出版該書中譯本。

山佳老站弧形月台 去年險被敲掉

  • 2009-04-29 中國時報 【許俊偉╱台北報導】

 ▲北縣山佳站為縣定古蹟,珍貴的半弧形月台曲線全台罕見,去年卻差點遭敲掉。(許俊偉攝)

     已拆的不算,全台目前至少還有卅三處大小古蹟車站,儘管高雄舊站搬遷保留曾引領國內保存先例,未來也有多座車站將被原址保留,但台北縣縣定古蹟山佳站著名的弧形月台,去年卻差點遭台鐵敲掉。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除因國防安全或重大建設,經提計畫送主管機關審議,古蹟不得拆除。但台鐵台北工務段進行捷運化工程,去年不僅未依法提送北縣文化局審議,差點敲掉古蹟,遭即時制止後又以上述條文執意要敲。經地方和鐵道文史人極力反對,台鐵最後不敵民意決另編三億元進行整修,除將另設新站,還要將舊站規畫成古蹟園區,近期施工。

飛天遁地護古蹟 台鐵費心思

  • 2009-04-29 中國時報 【許俊偉╱台北報導】

     老車站,你我共同的回憶,但七年前,高雄舊火車站因鐵路地下化工程被迫「讓位」,從原址遭抬升遷離八十多公尺;七年後,台中、台南、嘉義和新竹等鐵路立體化工程接續上演,但這回台鐵新站小心翼翼飛天遁地避古蹟,寫下國內保存文資產的新頁。

     老車站,不僅是回憶,也承載都市發展歷程,但過去交通工程凌駕一切,老車站唯一命運是拆除。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說,未來上述一等站以上的古蹟車站,不僅將原地不動保留,還將成為新站區一部分,都市化與文資產雙贏。

     立體化工程 都市化與文資產雙贏

     民國九十一年,重達兩千五百公噸的高雄舊站,透過「總掘工法」和「油壓千斤頂推動」,以每小時六十公分的速度,從原址向東南邊位移八十二六公尺,站體幸運獲留雖轟動全台,卻也被迫讓位。

     鐵工局副局長周永暉說,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工程,下月豐原段臨時工程就要進場施作,未來外觀極似台灣總督府的國定古蹟台中火車站將原地保留,高架新站則會東移一旁另建。

     交通部台鐵局發言人張應輝說,台中鐵路高架化工程一○三年完工後,舊站仍將是站區一部分,除透過動線設計讓旅客仍可進出舊站,也會活化古蹟做低密度商業使用。

     施工左閃右躲 台中台南站原地保留

     台南站也是國定古蹟,同樣也面臨因鐵路地下化工程的存廢問題。周永暉說,台南站確定會被原址保留,且原本鐵工局還計畫在原址地底以「管幕」工法開挖地下新站,但為免地基受創影響古蹟結構,最後決定往東四十公尺避開老站,另以明挖覆蓋方式挖設地下新站。鐵工局中南小組副組長蕭貞銘說,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預計下半年報行政院核定,新、舊車站之間也會配置動線連結,保證老車站不會淪成蚊子古蹟館。

     台鐵新站飛天遁地避開古蹟的嶄新案例不只這兩樁,還包括市定古蹟嘉義站和國定古蹟新竹站。即將報院核定的嘉義鐵路高架化工程選擇保住老車站,至於仍在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新竹鐵路高架化工程,鐵工局也強調不會再走回頭路。

公民RSS-綺色佳小時券 1小時值10美元

  • 2009-04-25 中國時報 【高有智╱專題報導】

     「時間貨幣」概念興起於一九八○年代的美國,至今全球有超過一千個以上的相關組織,藉此推動社區和社會的互助。

     ●美國「時間銀行」:

     一九八○年美國人艾德加(Edgar S. Cahn)在華盛頓創立「時間銀行」,確立以時間作為貨幣來流通的概念。美國部分時間銀行甚至發展到醫療照顧方案,如邁阿密South Shore Hospital的出院準備計畫。

     美國紐約州「綺色佳小時券」(Ithaca Hours),獲得鎮上大多數商店和居民使用,成為相當知名的地區性貨幣,綺色佳小時券和美元之間還存在交換的比率,一個綺色佳小時等於十美元。

     ●日本「照護券」系統:

     為了因應人口老化問題,日本積極推展時間貨幣。一九九四年一群律師和民間志工共同推動「照護券」(tickets for caring relationship)系統,超過一千二百萬人加入照顧銀髮族的義務工作。

     日本各地都有推動時間銀行的社區或協會,包括Sawayaka基金會和活力生活俱樂部(NALC),單單後者就有逾六十個分會、兩萬七千名會員。

     ●香港「時分券」:

     由聖雅各福群會主辦、樂施會協辦的「社區經濟互助計畫」(COME),二○○一年開始實施,在灣仔協助弱勢社區,屯門也有「民間智慧團」推動類似方案。COME主要透過「時分券」,促進社區居民服務及貨品的交換,迄今會員人數維持約四百五十名。老商舖、中醫店和眼鏡行等社區商店也陸續加入,擴大貨物和服務的供應。

     ●智利「服務支票」:

     智利的非營利組織推動「服務支票」方案,讓經濟弱勢的居民可以用自己的專長換取需要的服務,為了鼓勵大家善用「時間銀行」,每張支票的使用期限只有一個月。由於在首都聖地哥實施效果不錯,工作人員計畫推廣到全國各地。

北投訓練中心要拆 台鐵人不捨

位於北投的台鐵員工訓練中心,歷史悠久,環境清幽,凡是台鐵員工都要來此訓練,如今面臨遷移,讓台鐵人非常憂心。
記者錢震宇╱攝影
「台鐵人的記憶恐將走入歷史」。位於台北市北投公館路的台鐵員工訓練中心,被台北市政府變更為國小用地,2年後將被迫遷移。面對成立40年的訓練中心將拆除,裡頭的鐵道、溫泉都將消失,台鐵人非常不捨,希望市府保留訓練中心。

市府表示,此案有轉圜空間,市府願釋出善意,與台鐵協商。教育局長吳清山說,短、中期來看,因人口減少目前沒有設校需求,但長期仍需評估。他強調,將持續台鐵協調,希望達成雙贏局面。

台鐵員訓中心主任陳瑞良說,中心原本在76年要興建綜合大樓,送件後才知道,早在72年市府規畫捷運淡水線時,中心即被都市計畫變更為光明國小用地,結果不但無法修繕,民國100年前必須遷移。

今年3月,中心接到教育局的公文,要求儘速尋覓新址,以便騰出國小用地。陳瑞良質疑,少子化各校都在減班,為何市府還要蓋小學?未來蓋好小學後招的到學生嗎?

「所有台鐵人,都是從訓練中心出去的」。陳瑞良感嘆,這裡有太多台鐵人的回憶,歷任局長也時常回來這裡泡湯、聚會,如果真要拆除,實在很遺憾。

長期關注北投文史的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理事羅文德說,訓練中心一天平均有200位學員上課,包括交通、三餐、消夜等消費,每年至少替北投帶來近千萬元收入,對地方商家助益良多。羅文德認為,北投是淡水線火車起點,與鐵路關係深厚,市府應予保留。

湯屋知名  鐵路教室完善

讓台鐵人難忘的青磺溫泉,是台鐵學員疲勞時的最佳去處,歷任局長都常會回來泡湯。
記者錢震宇╱攝影
台鐵員工訓練中心位於北投公館路83號,占地1.12公頃,背後就是丹鳳山,環境清幽,是台鐵唯一一處訓練中心。

中心主任陳瑞良指出,所有台鐵員工,包括站務員、司機員、機電工等,全要來這裡訓練,對中心感情非常深厚。

當初因90%的老師都在台北鐵路總局,加上北投有火車,交通方便,才會把中心設在北投。內部包括教室、餐廳、學員宿舍、籃球場。

特別的是,因為北投是溫泉鄉,中心有接溫泉管線,設有男、女湯,泡湯池還是用稀有的唭哩岸石砌成。不少學員在課餘之時,都愛到湯屋去泡湯,退休的台鐵員工也常到此回味過去「同窗情誼」。

陳瑞良說,中心有實習教室,一些靜態的電氣設備、平交道、軌道一應俱全,還有最老的蒸汽火車頭CK124,後來被拉去當福爾摩沙號火車頭。

陳瑞良表示,未來中心考慮對外開放泡湯,並開設北投人文生態或鐵路文化課程讓中心活用,但前提是員訓中心要原地保留,否則遷移與否「懸而未決」,只會加速中心凋零。

【2009/05/0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