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今天,分配比成長更重要

  • 2008-07-11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面對日益疲弱的景氣,日漸升高的通膨,總統馬英九日前表示台灣經歷過兩次石油危機金融風暴都履險如夷,全身而退,台灣經濟基本面不差,只要國際情勢好轉,即可乘勢而起。

     由馬總統的信心喊話可以了解近月內閣壓力著實沉重,是以內閣近月時而馬不停蹄擴大內需,時而焚膏繼晷提振股市,其目的即在於促使今年經濟成長不致與馬總統承諾的6%差距太遠,惟以今天台灣的GDP分配看來,若不做結構上的改善,追求成長對民生經濟的助益僅屬杯水車薪,根本改善不了多數民眾的經濟困境。

     台灣自兩次石油危機履險如夷,確實值得稱道,但不論是民國60年代的首次石油危機,或70年代的二次石油危機,當時台灣的所得分配及財富分配極為平均,經濟成長的果實最後總能適當的分配到多數中產家庭的所得上,因此政府的一切擴大內需政策,最後總是可以雨露均霑,經濟的活水總是可以適時紓解民生的乾渴。

     但歷經這十多年來產業結構的變化、就業型態的調整,如今國內所得差距已愈來愈大,依主計處估計,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已由二次石油危機時的4倍驟升至目前的6倍,若依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統計,台灣高低所得差距更已直逼11倍。除此之外,依據經建會近期委託的研究報告也顯示,有88.4%的民眾認為台灣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在這樣的經濟結構下,政府若仍以提升經濟成長率為政策目標,最後GDP成長的果實到底會流到哪裡?政府必須好好計算一下。

     眾所週知,GDP的實質成長率即一般通稱的經濟成長率,這些年來國人所創造的GDP到底有多少分配到薪資工作者的身上?又有多少是分配到資本家的手上?依統計單位發布的資料顯示,台灣近十年來GDP分配到受雇人員報酬的比重已由50%逐年滑落至45%,經濟成長的果實有更多是分配到資本家的手中,如此分配的結果自然是富者益富,貧者益貧,經濟的成長是資本家的喜訊,但已非中產階級的福音。

     這種情況其實不只彰顯於GDP的分配上,更彰顯在經濟成長與薪資成長彼此背離的走勢上,舉例來說,民國93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6.2%,但是同年薪資成長只有1.1%,近四年台灣平均經濟成長5.2%,但平均薪資增幅僅1.3%,這與十年前薪資增幅往往超越經濟成長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經濟成長難以提升中產階級的福祉,於此再度得到證實。

     分配的失衡不僅不符社會公義,也有害經濟成長,1930年美國大蕭條發生之前,美國即處於高度財富集中,全美最有錢的1%家庭擁有36%財富,部分經濟史學家相信貧富差距的擴大是造成經濟衰退的重要原因。何以如此?原因很簡單,當財富過度集中,富人再怎麼消費總不可能每天買一百部汽車、買一百張床,吃一百個便當,長此以往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將會逐漸下滑,原本有消費需求的中產之家則礙於收入減少,無力消費,這個失衡原先只發生在所得面,最終必然顯現在商業活動上,而致經濟成長動能盡失。

     劉內閣必須明白台灣今天的經濟結構已不同於兩次石油危機的年代,當年擴大內需追求成長,可以同時達到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國民收入的效果,但今天已實已不可能。用二十年前的舊藥方來解決今日的經濟問題,勢有所不可為也。

     馬總統說台灣經濟基本面不差,等待經濟熱帶氣旋來的時候可以乘勢而起,我們馨香祝禱台灣經濟果能如馬總統所言,但從近三十年台灣經濟結構、就業型態重大改變看來,過去石油危機期間因應的成功經驗,已難以複製於本次危機,政府必須好好檢視近年來GDP的分配問題。對今天的台灣而言,改善分配問題絕對比追求成長問題更為重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