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社造赤腳仙 蓋鄉土館重現農村情

 

嘉義新港鄉民陳明惠,七年多來在廢耕農地上打造「菜園鄉土館」讓老農村重現光彩。
記者曹馥年╱攝影
「我一直在想該怎麼把我們的故鄉找回來?」嘉義縣新港鄉民陳明惠七年多來,在廢棄的農地上親手打造「頂菜園鄉土館」,保留農村文物外,更成功發展社區觀光,每月至少吸引五千人參觀。

他日前獲環保署環保有功團體特優,下個月將接受總統府表揚。他改造故鄉的愛,感動了陳忠正、黃水水、陳建勳等人加入,合力以五分仔車鐵軌串聯南港、共和與板頭村,他錄下過程,把一千四百多支影片上傳到聯合影音網、PeoPo公民新聞網等。

五十三歲陳明惠痛心故鄉人口外流,社區只剩老人、小孩與醉漢,決心改造社區,他在頂菜園會客廳掛了面旗子,書寫「社造赤腳仙,專治疑難雜症」,打趣「我這赤腳大仙,憑一股傻勁,說不定能醫好社區的病」。

原是業務員的陳明惠家裡務農,七年前父親過世,母親重病,農田廢耕,他為照顧母親無法工作,閒暇時參加縣府的社區規劃師培訓,「沒想到走上不歸路。」

七年來別人不要的建屋廢材,他撿回家當寶,從建築門外漢,慢慢摸索嘗試,親手搭建「頂菜園鄉土館」,期間家人曾反對、妻子更怨他「撿破爛」,還被居民笑他笨、傻。

「說我做不到,我偏要試試看!」三年多後「頂菜園」落成,木製電線桿被拿來做為小木屋建材,舊豬舍經改造,化身「豬舍客棧」;全嘉義縣碩果僅存的嘉義客運早期售票亭,也保存在園中。

俗稱「五分仔車」的台糖小火車,是當地人的共同記憶。陳明惠以「相信火車有一天ㄟ轉來」為願景,希望故鄉重現榮景與工作機會。

「頂菜園」提供農村生活文物與情境體驗、社區導覽等,每年帶進千萬營收,營收再投入社造,陳明惠說:「我們會做下去,希望更多人加入。」


【2010/05/28 聯合報】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山城週刊30年 吳國城東勢傳奇

  • 2009-05-09 中國時報 【何榮幸、黃哲斌、高有智╱專訪】

     一個在台北擔任大學助教的農家子弟,只因為課堂上老師一句話,毅然返回老家創辦社區報紙,獨力負責所有編採寫工作。他的同學早已當上立委、新聞局廣電處長,他卻三十年如一日,辦報從未中斷,至今無怨無悔。

     吳國城和《山城週刊》的故事,不但是台中東勢這個小鎮的一頁傳奇,更在台灣社區媒體史上留下難以抹滅的身影。

      走進東勢客家文物館斜對面的不起眼樓房,二樓一張年代久遠的長形木桌,就是山城週刊的編輯檯。五十六歲的總編輯吳國城,想起了自己二十六歲時的往事:

     老師一句鼓勵 返家鄉辦報紙

      「歐陽醇老師(時任中國時報副社長,並於文化學院新聞系任教)說,學新聞的人一定要有愛鄉土的感情,鼓勵我們與其進大報,不如辦社區報紙服務家鄉」。

      於是,吳國城和小學、大學都是同班同學的吳鎮坤,兩人放棄繼續擔任文化新聞系助教的待遇,返鄉創辦以服務東勢、新社、石岡、和平、卓蘭等五鄉鎮為職志的山城週刊。

     編採寫一手包 只求沒有負債

      一九七九年七月山城週刊正式發行時(八開大小、一張四版),只有一百多位訂戶,一年收取兩百元郵資費。社長吳鎮坤、總編輯吳國城每月只拿三千元車馬費,透過「自己吸收人事費」的土法煉鋼方式度過草創初期。

      三十年一眨眼過去,山城週刊仍然黑白簡樸,目前發行三千份,付費訂戶約有兩千位(成長二十倍),年費三百元(增加一百元)。雖有小額廣告收入,但扣除郵資、印刷、打字、水電、電話費之後,「只能做到沒有負債而已」,吳國城不禁苦笑。

     九二一受災戶 仍然堅持出刊

     山城週刊的報導原則是:不登日報登過的新聞、不登黃色與黑色新聞、不登選舉新聞,以社區良善故事與活動訊息為主。由於吳國城、吳鎮坤都是從小務農長大,該刊的最大特色是堅持「農業資訊版」。一般農業雜誌多由學者專家撰文,該刊則清一色訪問傑出農友,實用資訊對農家幫助甚大。

      經過該刊報導、立委據此質詢而影響的農業政策,則包括促使政府廢止溫帶梨穗進口關稅,讓相關農友每年節省數千萬元關稅支出;促使政府補貼廠商收購二級椪柑,協助解決椪柑滯銷問題等。

     發現重大災情 政府及時搶救

      不僅如此,該刊在九二一震災時的敬業表現更令人敬佩。「當時我家半倒、沒水沒電,連喝水都要到一百公尺外的水井打水」,在這麼艱困的環境下,吳國城仍然堅持正常發報。

      「地震造成沙連河口的河床抬高十公尺,嚴重影響民宅安全,我騎著摩托車穿小路走觀音橋到達現場,發現情況危急,馬上拍照刊出報導,各大報、電視台跟著擴大報導後,縣政府連忙開挖排水道、興建臨時堤防,才未造成重大災害……」公部門搶救的那一刻,吳國城的辛苦都已值得。

     兩度瀕臨停刊 靠補助才存活

     至今出版超過一千期的山城週刊,曾經兩度陷入重大困境。第一次是在一九九三年吳鎮坤出國進修及養病時,「當時差點撐不下去,最後被迫改為雙週刊」。幸運的是,吳國城夫婦同心,太太負責打字兼拉廣告,兩人一起貼名條、郵寄,省下所有人事費用,才勉強度過難關。

     吳國城回憶,第二次情況更為險惡,「九二一震災後,訂戶繳費、廣告收入急速銳減,還好新聞局伸手補助製版印刷費、郵資費,山城週刊才活了下來」。

     得獎加重責任 甘於淡泊名利

     「大難不死」的山城週刊,終於得到「必有後福」的鼓勵。二○○五年,該刊榮獲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以肯定該刊的長期貢獻。吳國城的回應則是:「得獎只是責任更重而已,就像立了貞潔牌坊,必須更加潔身自愛。」

     而吳鎮坤時隔多年返台後,不但重新接下該刊社長,更與地方人士共同創立「大甲溪生態維護協會」,讓該刊進一步參與地方公共事務。

     回首人生最精華的三十年,當昔日同窗翁重鈞、張崇仁紛紛成為立委或官員,吳國城在大二時從禪宗思維領悟的「人的一生從變的眼光看,它瞬息萬變,從不變的眼光來看,它都不變」,則讓他甘於淡泊名利、只求喜悅快樂。

     重要文史資產 期待地方接手

     然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山城週刊早已成為東勢重要文史資產,任何想要深入了解這個城鎮的人,都不可能跳過這座豐富的寶山。

      「只要能夠收支平衡,我就會繼續辦下去」,吳國城不忘再補上一句,「即使不夠,我也會兼差去賺」。事實上,他早已長期兼差做房地產仲介、農藥資材以維持家計。在網路興起、紙本退潮年代,他對學會計的兒子是否接棒順其自然:「我會明確告訴兒子這條路很辛苦、不會賺錢,他若真有興趣,我也不會反對,但我更希望地方人士能夠接手這項公共資產。」

      不論山城週刊能夠走多遠,吳國城的耳邊始終飄盪著高中國文老師教授《論語》時的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他的一生,就是在追求這句話的哲學解答。

增設發電風車? 恆春拒絕再玩

自由時報20081122 
風力發電常故障,發電效率低,台電竟想再蓋三座,恆春居民反對。 (記者蔡宗憲攝)
台電已完工運轉的82部風機中,最高曾有51部無法運轉發電,以恆春鎮為例,3座風力機組滿載發電的情況下,1小時大約只能產生4500度電力,有民代開玩笑說,12000戶的鎮民如果要同時按下電鍋煮飯,大概有一半以上鎮民沒飯吃。核三廠南展館長吳祖華提到,風力機組94年1月13日啟用,高約67.4公尺,每部造價約7千萬台幣,由於該型風力機組在國外多設置在沙漠地帶,國內海岸地帶潮濕多鹽害,因此機件容易損壞,加上天候不定,風車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效益。 (圖文:記者蔡宗憲)

〔記者蔡宗憲╱恆春報導〕這幾年到墾丁旅遊的遊客,會發現核三廠內多了3隻大風車,由於風力發電效率不彰,加上影響自然地貌景觀,飽受當地民眾批評,沒想到又傳出台電將再增設3隻,民代及居民獲知後相當反對,甚至連核電廠內的工作人員都表示不贊同。

恆春鎮民代表陳吉昌表示,與風車比鄰的恆春大光里,只要落山風季節一到,葉片與機組搖晃摩擦發出的「悉悉嗦嗦」巨大噪音,影響附近居民作息時間,加上沒有任何福利回饋,發電時間又少得可憐,居民堅決反對再增設風力發電機組。

核三廠南展館長吳祖華表示,配合政府提倡綠色能源政策,台電在全台設置80幾座風力發電機組,3年多前原本要在恆春西岸的大坪頂設置,因為擔心影響五里亭機場飛機起降,才設置在核三廠區內。

他也提到,若以容量因素(每年發電時間比率)檢視,遭遇7級以上的風力不能發電、沒有風也得停擺的風力發電機組,一年平均只有30%的時間能發電,跟一年有98%的核能發電相比,風力發電機組實在是妨礙景觀又沒效益。

多位恆春居民也表示,核電廠加上3座風車,已經讓恆春的天空醜陋不已,如果再塞進3部風車,整個南灣及後壁湖區域,抬頭就是一堆「白色巨塔」,簡直玷汙了墾丁最美麗的海灘及海洋保護區,如果台電執意興建,一定會群起到核三廠門口抗議。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我見我思-我們正在偷竊子孫

  • 2009-05-21 中國時報 【莊佩璋】

     幾年前到汶萊玩,飛機降落時看到一片「別墅」群,大家讚嘆不已。地陪則嗤之以鼻說:「那是國宅,蘇丹蓋給沒錢人住的,每個月只要繳台幣兩千元左右的房貸。但,不繳,蘇丹也不會向你要。」

     不只如此,地陪說,汶萊人教育免費,到國外留學,蘇丹照樣埋單;看病免費,當地醫治不了,送新加坡手術,醫療費用、機票,蘇丹全負責。甚至,連比迪士尼樂園還豪華的水晶樂園也可免費遊玩。

     這樣的福利,靠的是「油元」。西方石油公司從汶萊把石油抽走,把美元倒進汶萊蘇丹的口袋,蘇丹分一些給國民,全國上下就衣食無虞了。

     挪威,則是另類的產油國,這個以負責、平等、勤儉、樸實為立國精神的國家,把「油元」搞個主權基金,目前已有三千億美元規模;他們不但不揮霍,還積極投資,以錢滾錢。

     挪威人的觀念是「採油賣錢花,就是偷竊自己的子孫」。

     看看挪威人有油元而不花,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應該覺得羞愧!

     蔣經國時代,台灣還有「不偷竊自己子孫」的責任感。俞國華當行政院長時,政府仍有鉅額預算盈餘。老立委把「債留子孫」當戒律,政府舉債不得用做經常門支出、增加預算必先籌措財源……等原則都像預算審查的聖經,不折不扣地遵循。

     反諷的是,民進黨口中的「外來政權」沒有債留台灣,本土政權倒掏空了國庫,債留給子孫。

     我們這代台灣人享受克魯曼口中「全世界最好的健保制度」,全球少見的超高所得替代率之軍公教退休金、壓歲錢似的老人年金……,稅收卻又東減西減。結果當然是鉅額的財政赤字。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競爭力排名,台灣暴跌十名;標準普爾發布的國家壓力測試報告,台灣主權評等,未來可能連降五級。這些評比都顯示,我們這代已把「台灣經濟奇蹟」消費光了。

     三、四十年前,南太平洋島國諾魯靠著磷肥出口,國民生活得像汶萊人般舒適。但磷肥挖光,現在的諾魯人過的是難民般的生活

     無法永續的社會福利,就是偷竊子孫。我們這一代享受時,難道都沒一點罪惡感?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廢磚窯廠煙囪功成身不退 成地標

自由時報20081119
二林鎮基督教長老教會原斗教會的禮拜堂,在約60年前重建時,信徒為了磚塊建材,自設一座磚廠。(記者王百鍊攝)

〔記者王百鍊╱二林報導〕二林鎮原斗里一處紅龍果園中,矗立一座20餘公尺高的廢棄磚窯廠煙囪,許多人都當作鎮內地標之一,但很少人知道這座磚窯廠是約60年前基督教長老教會原斗教會信徒為重建禮拜堂所需磚塊而設立的,如今土地雖已數度易主,但因矗立的煙囪拆除工程浩大,且具紀念性,留存至今,成為當年信徒的虔誠見證。

原斗教會長老廖永松指出,原斗教會已有126年歷史,約60年前重建禮拜堂時,因購買磚塊不太容易,信徒決定自建一座磚窯廠,自行生產磚塊;當時信徒踴躍捐款,並由私人提供目前位於斗苑路北側這塊4、5分大的田地,興建一座磚窯廠,其中又以這座約8層樓高的煙囪最醒目。

他指出,除雇請技術人員以外,許多信徒也都自動加入協助生產磚塊、搬運磚塊的行列,當時他雖然才10多歲,但也常隨著祖父、父親前來幫忙,印象非常深刻。

他表示,經過信徒近2年的努力後,終於如願完成禮拜堂重建,不過,磚窯廠並未功成身退,由部分長老、執事接手經營,讓附近民眾可就近購得磚塊,再過10餘年後,因經營者陸續移民國外,磚窯廠才停止生產。

拆除費工 地主就留著

他指出,其後這些土地多已數度易主,原本的廠房也早就拆掉,恢復農田耕作,但這座高大的煙囪,因拆除工程浩大,且地主認為是具有意義,就一直矗立迄今,成為農田中難得一見的奇景;民眾若從埤頭鄉斗苑路進入二林鎮,往北一瞧就可看到這個醒目的地標。

手繪吉安地圖 日人懷鄉一甲子

自由時報20081119
透過花蓮農林學校(花蓮高農)同窗邱文山(右)的日語翻譯,堀上吉治說,慶修院的百度石只要繞行百次、心中向不動明王默唸心願,就可以完成願望!(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1931年出生在花蓮港吉野村清水181番地(今吉安鄉福興村)的日本人堀上吉治,日本戰敗那年才13歲,卻得被迫遣返,回日本後憑著記憶,畫出吉野移民村內的聚落宮前(今慶豐村)、草分(今稻香村)、清水,甚至灌溉水道等平面圖,每當堀上懷念生他長他的故鄉,就拿出來看看,一解鄉愁,這次堀上先生也遠從日本回到台灣,參加慶修院92年慶祝活動。

堀上吉治13歲返日

堀上說,他的祖父母都葬在台灣,只是墳地尚未找到,對於台灣政府將慶修院重修得美輪美奐,他表達深深謝意,還高興地說︰「祖父母的靈魂終於有寄託的地方了。」

已經78歲的堀上吉治,是出生在台灣的「灣生」日人,堀上吉治說,他的外祖父母等5戶人家,1912年1月6日結伴由日本四國的高松港,搭了1星期的船抵達花蓮港,分配到吉野村清水181番地開墾,在這裡住了30幾年,戰敗時他正在花蓮港農林學校(花蓮高農)讀二年級。

繪成平面圖時時懷念

敗戰後堀上吉治回到日本,因為在花蓮港農林學校受的訓練,成為一名測量技術人員。他說,為解思鄉之情,他和姊姊將記憶中的吉野村,包括宮前、草分、清水、中園(今吉安村)等聚落,以及童年就讀的「吉野小學校」(今吉安國小),繪製成平面圖,甚至連每家每戶的姓氏,都和姊姊重新拼湊起來,每當想起故鄉就取出看看。

直到6年前因為花蓮高農舉辦60年校慶,他才重新踏上暌違55年半的故鄉花蓮,雖曾嘗試尋找祖父母的清水墓地,卻已無跡可循,十分惋惜。

這次堀上受邀重回花蓮,除了參與慶修院92年慶祝活動,也將協助重繪吉野村由日本人創建的水利設施圖,昨天也拜訪花蓮農田水利會,堀上吉治說,這次或許是他最後一次回到故鄉了,只要是花蓮需要任何文獻史料,他都將鉅細靡遺地提供協助。

外獅潭社區 休閒農業拓生機

自由時報20081119 
熱心的村民提供三合院,作為社區發展協會的辦公室與舉辦活動的場所。 (記者陳界良攝)
頭屋鄉外獅潭社區利用當地的水圳,興建多座水車,營造水車村的意象。 (記者陳界良攝)

記者陳界良╱專題報導

苗栗縣頭屋鄉外獅潭社區原是沒落的客家農村,近年來居民提供土地、三合院,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營造出「山麓、田園、水車村」新風貌,並籌辦蘿蔔節,吸引外地遊客造訪,成功發展休閒農業,成為農村再生的典範。

沒落客家村 轉型博商機

外獅潭社區是典型的客家村,純樸的居民以務農為主,村落後方倚山,前臨後龍溪,流經村內的大小水圳,是外獅潭的農業命脈。與其他農村一樣,外獅潭也曾面臨人口外流、社區老化的處境,但近年來出現了轉機。

沿126線進入外獅潭社區,四處可見居民自製的大小水車,成為外獅潭的意象之一,清澈的水圳內,還可以摸到蜆仔,這是早期農村才能享有的野趣,居民親手打造的稻草涼亭、焢窯區就座落在田間,構築出靜謐的田園景致。

營造山麓、田園、水車村

呈現新風貌的外獅潭社區,假日都有不少外地遊客造訪,為社區帶來新契機,轉變關鍵在於居民的參與,熱心居民提供三合院作為社區協會辦公室、提供農地蓋涼亭、參與製作水車等,舉辦活動時更幾乎全村總動員。

居民的高度向心力,也可從「千歲歌舞團」窺見,這個團員年紀加總達1000多歲的歌舞團,年齡最小才6歲,最大已90多歲,橫跨老中青幼4代,舞團的服飾、道具都是居民提供與製作,日前獲得全國社區老人才藝比賽第2名。

舉辦蘿蔔節 分享農村樂

社區協會理事長張華文說,外獅潭居民近年來集思廣益,決以「蘿蔔」作為產業特色,選在每年秋冬休耕時舉辦「蘿蔔節」,除相關活動外,還邀外地民眾一起來種蘿蔔,明年2月時再回來拔蘿蔔,深入體驗外獅潭的農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