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淡北道路緊貼紅樹林 免環評?

 

居民環團提公民訴訟

台北縣政府計畫在淡水河沿岸興建淡水河北側平面「替代」道路,當地居民強烈反對,質疑這條 4.7 公里的淡北道路,刻意迴避 5 公里以上必須環評的規範,居民和環保人士已串聯將向環保署提出公民訴訟,要求進行環評。

交通部在民國 85 年即計畫興建「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總長 12.8 公里,是沿淡水河北岸雙向四車道至六車道的快速道路,引起環保團體及淡水居民反對,組成「全民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抗爭,當時競選台北市長的馬英九總統也參與連署支持,計畫最終因衝擊環境生態而夭折。

全長4.7公里 規避5公里環評規範

事隔12年,台北縣政府及立委吳育昇以解決淡水交通壅塞為由,提出興建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為避免遭環保人士反對,除將路線縮減至 4.7 公里,也迴避貫穿紅樹林保留區,並強調只是替代道路,而不是永久性道路。

發起「反淡北道路聯盟」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質疑,難道不在紅樹林保護區,就不會破壞生態嗎?該計畫道路距離紅樹林保護區「最近的,只有 2 公尺」,施工時就會破壞紅樹林,而完工後,車輛行經產生的高溫、大量廢氣及噪音,對於以紅樹林為棲地的動、植物都將造成嚴重衝擊,「不是劃一條線,然後站在線外,就好像沒事一樣」。

林務局、環署反對貿然開發

農委會林務局也認為,「計畫道路『緊鄰』紅樹林保留區,工程施作勢必嚴重影響紅樹林棲地環境,『建議不宜進行道路工程』」,而環保署則表示,若無審慎評估,「不宜開發」。

學者則提出警告,竹圍一帶早因過去大量的開發案,每逢豪雨就造成大量土石沖洩造成下游淹水的問題,淡北道路建在會涵養雨水及排水的河岸濕地上,道路興建過程填土後,排水功能喪失,將使得竹圍低窪地區的淹水問題更加惡化。目前,「反淡北道路聯盟」正準備向環保署提出公民訴訟,要求進行環評。

【2008/08/14 聯合晚報】

農村陷困境 歐巴馬有機可趁

農村地區一直是共和黨的票倉,但農村經濟陷入困境,導致農民對共和黨不滿,11月大選時可能選擇不出門投票,讓民主黨準總統候選人歐巴馬有機可趁。

布希競選總統時,在全美農村得票將近60%。但他執政期間,農村生活水平下降。美聯社和雅虎新聞6月合作的民調顯示,雖然農村選民比較欣賞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馬侃,但馬侃和歐巴馬的支持率分別為40%和34%,相差不多。

認清這個機會後,歐巴馬已在農村地區宣傳創造就業機會訊息,設立的競選辦公室,超過多年來任何其他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社區競選小組挨家挨戶推銷歐巴馬及其經濟政策;俄亥俄州的競選團隊最近宣布「歐巴馬穀倉」 (Barns for Obama)計畫,鼓勵農民在穀倉畫上歐巴瑪的標誌。

不過經濟不是唯一的議題,宗教和種族在美國農村地區仍很重要。歐巴馬是否能在傳統共和黨的農村票倉取得進展,也取決於選民比較重視經濟議題或者文化價值。好感度也可能是很重要的因素。

俄州小鎮Racine72歲的共和黨人芭芭拉•達洛夫2004年把票投給布希,今年初選時投給羅穆尼,但她11月將投給歐巴馬,「因為我認為他很好、說話很真誠。不過我可能是這個鎮唯一投給他的人。」

達洛夫的許多朋友不是不投給歐巴馬,就是不會去投票。她說:「他們不投給歐巴馬,因為他是非裔。」

此外,雖然部分農村選民把經濟困難歸咎於共和黨,但還沒準備改為支持民主黨。不過,民意調查專家馬丹納表示,如果許多農村選民選擇不投票,可能傷害馬侃在重要關鍵州的得票。

2004年選情激烈的12州中,除了三州以外,農村選民超過10%,其中四州甚至超過20%。

【2008/08/18 世界日報】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印度鄉村8成6家庭 使用糞便木柴燃料

印度國家計畫委員會高級官員今天表示,印度鄉村地區至今仍有多達百分之八十六的家庭,使用動物糞便和木柴為燃料。

計畫委員會委員小組領導人帕里克博士,在西孟加拉省首府加爾各答的一項意見協調會上作了上述表示。

他在解釋印度對核子能源的需求時表示,印度超過八千五百萬戶家庭,每年花在戶外撿拾木柴的時間超過三百億小時。

在印度都會郊區和鄉村地區,也經常可見許多家庭收集牛馬等動物糞便,混合碎草製成圓餅形狀,曬乾作為烹飪和取暖使用。

帕里克表示,印度絕大多數的發電廠都是使用燒煤為動力,但印度目前的煤炭儲量僅能再供應五十年。他說:「五十年後怎麼辦?」

同時兼任印度總理府能源協調委員會成員的帕里克指出,印度解決能源危機的唯一之道,就是發展核能。他說,對印度而言,最具經濟效益的就是核能。

據帕里克表示,印度如果開發現有的資源,可擁有兩千零八十億瓦的核能發電能力,直到二零五零年,都不必從國外進口鈾。

但如果印度與美國簽署民用核能協定,就可以從其他核子供應國取得鈾,則印度核能發電的能力可以進一步增加到兩千七百五十億瓦。

印度近年經濟成長迅速,電力需求也大幅增長,但由於電力建設無法趕上城鄉發展,在供需上常出現衝突。除了工業用電,電力短缺也經常引發城市居民不滿。今年五月,首都新德里和鄰近城市居民,因不堪忍受長期和持續的斷電,曾經發生多次群眾抗爭事件。

但在此同時,企業也視印度為一個重要和充滿商機的電力市場。據業界調查資料顯示,印度目前的人均電力需求低於其他發展中國家,而未來國內生產總值如繼續保持百分之八至九的高成長,印度未來對電力的需求也將會大幅增加。

【2008/08/23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