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重畫台灣地圖 敲定3都15縣

馬英九總統昨天上午召集行政院長劉兆玄與相關部會,敲定我國將走向「三都十五縣」,並確認台中縣市後年合併的時程。馬總統指示,內政部與經建會進行細部規畫,一個月內再向總統府簡報。

「三都十五縣」的三都是:台北都會區(台北市、縣、基隆市,民國一○三年合併)、台中都會區(台中市、縣,九十九年合併)、高雄都會區(高雄市、縣,南部縣市長爭取一百年合併)。

十五縣是:桃園、新竹(新竹市、縣)、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嘉義市、縣)、台南(台南市、縣)、屏東、宜蘭、花蓮、台東、澎湖、金門、連江。

劉兆玄昨天上午率內政部、財政部、經建會、研考會與交通部等首長入府,正式提報「三都十五縣」規畫案,府方也邀請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聽取報告。馬總統指示,應考量經濟、交通等因素,「重視民意,循序漸進,持續推動。」

核心人士指出,整個行政區劃的問題,涉及更「上位」的國土規劃,包括人口分布、交通、產業、區域特性、水資源保護、山坡地、海岸線等,這些都有待馬總統定奪。

據了解,馬總統昨天馬不停蹄,下午又聽取學者專家的國土規畫報告,「上位」概念已漸趨完整;馬總統認為,台灣要提高國際競爭力,「三都十五縣」推行刻不容緩。

「三都十五縣」涉及多項修法,包括「地方制度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等,其中地方公職人員任期、改制日期、縣及鄉鎮市自治法規、組織員額、都內區劃設、區的地方自治事項、財政劃分比例與分配公式等配套,都待確認。

內政部表示,將儘速提出「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立院審議。


【2008/12/27 聯合報】

荒唐的三都十五縣

自由時報20090105◎ 林濁水

不景氣不只民間失業減薪,連港、新公務員都減薪,然而卻有政府進行大規模公務員加薪的,那就是馬政府。加薪的理由非常正大:縣市升格的三都策略。

縣升格為直轄市,人事編制編階都將大幅提升。北縣去年一升格為準直轄市,縣長馬上喜孜孜地大幅為官員晉階,為縣府擴編人事,原先推動準直轄市的扁政府發現茲事體大趕快擋下。但馬總統上台,大力支持說明年升格的名雖沒有,但實質上直轄市該有的都可以做。於是在最近警官晉階為兩線四星的四十人,兩線三星的二五○人,兩線二星的三十二人,一下子就有三百多人升官加薪。不只如此,目前台北縣政府的人事編制四千一百多人還可以擴增到一萬五千人,於是薪水支出就將增加六十億以上。單單一個台北縣已如此可怕,台中縣市一旦升格,增加的薪水也將達四、五十億。一般國家財政對人事支出大概只佔GDP二%,日本甚至不到一%,但是我國卻高達四點七%,馬政府做法將使負擔已過度沉重國家財政更加惡化。

設直轄市、省轄市,本是仿自日本加速國家都市化的策略,使市從縣中劃分出來,再配合財政手段,使財源由鄉流向市。如今台灣直轄市每位市民平均分配的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超過五萬元,而各縣都在二點五萬元以下,這策略迅速達成了國家都市化的目的,但城鄉發展的差距也巨幅拉大。

都市化的過程穩定下來,國家本應採取平衡城鄉的計畫。然而縣市升格的計畫卻將造成更嚴重的城鄉落差,富有的北縣、中縣升格後,其他未升格的十五縣將進一步走向貧窮化。

此外,未來台北都人口將達六七五萬,佔總人口卅七點四%,財政支出三四一五億,達目前地方支出四十六點七%,其稅收為七○九八億,佔國家稅收高達四十六點七%。台北市將很像蘇聯瓦解前的俄羅斯,將來葉爾欽—宋楚瑜效應,肯定重演造成憲政災難。

我國確需行政重劃,但高鐵及東西向快速路築成後,國家規模只是大型國家的一個大都會區而已,劃三都十五縣完全是一個大而不當的「偽大中國體制」。固是政客選舉綁樁好支票,卻是財政憲政的災難。(作者為民進黨籍前立法委員)

農村再生?四去一沒有!

◎ 徐世榮、賴宗裕、顏愛靜            自由時報20081222

隨著經濟及社會結構的變遷,台灣農村多已呈現凋敝的現象,此時亟需政府及社會各界伸出援手,真正以農村及居住於當地農民的福祉為考量,努力扶植及振興農村相關產業。但是審視立法院所討論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我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因為這部法案似有假借農村再生之名,卻行再度剝削之實。

第一、此草案並非為農民而設計的。此草案著重於「鄉村區建築用地範圍擴大」,它要用區段徵收及整合型農地整備的手段,來取得可建築用地,其目的是為都市居民興建「別墅型農舍」,而這也是建商財團及地方派系長久以來企圖突破「農業發展條例」第十八條的延伸,其造成的後果可能是農民被迫離開其居住的家園。

第二、此草案也不是為了保護農地及發展農業而設計的。此草案任由地方政府隨意地圈地及建築開發,其後果將會嚴重減少我國優良農田的存量,降低糧食自給率,並衝擊我們的農業能否繼續存活。我們憂心,當大部分農地都成為建地及其預備地時,台灣的農業可能也將一去不復返,農地和農業的環境生態及文化價值也都將大為減損。

第三、此草案也將嚴重侵害私人土地所有權。農民所持有的土地若位於政府所規劃的「農村再生發展區」內,就很有可能會被徵收,但是此再生發展區的劃設過程有否納入真正的民眾參與?再生發展區的規劃內容為何?是否符合土地徵收所必要的公共利益?而當民眾有異議時,其權益要如何才能獲得確保?這些重要的內容在此草案中都不明確,相對的,卻賦予了行政機關相當龐大的權力。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百零九號解釋已明白指陳,「徵收土地對人民財產權發生嚴重影響,舉凡徵收土地之各項要件及應踐行之程序,法律規定應不厭其詳。有關徵收目的及用途之明確具體、衡量公益之標準以及徵收急迫性因素等,均應由法律予以明定。」大法官要我們「不厭其詳」,並「應由法律予以明定」,但此草案卻是背道而行。

我們認為,此草案的通過或將產生「四去一沒有」的嚴重後果,那就是「去農民、去農地、去農業、去農村」,農民最後僅存的土地產權也會「沒有」了!因此除了要鄭重表達反對之外,也要呼籲行政部門儘速撤回此草案,重新再擬定一部真正關心及照顧台灣農民、農地、農業及農村的法律。(作者皆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完整論述請見http://sjhsu51545.blogspot.com/

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畢恆達:張開雙眼 看見不同生命的需要

台北捷運徹底改變了大眾的交通模式。捷運悠遊卡有很多種,簡化來說,普通卡適用於一般民眾,學生卡適用於學生,另有優待卡、敬老卡與愛心卡分別適用於兒童、滿六十五歲之年長者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為防止乘客貪小便宜使用別人的卡,又無法一一檢驗每位乘客的身分證件,於是使用聲音加以區隔辨識。刷普通卡時驗票機會響「嗶!」一聲,學生卡「嗶!嗶!」兩聲,而敬老與愛心卡會響「嗶!嗶!嗶!」三聲。

社會邊緣者的處境 你想過嗎

作為普通乘客,每天搭乘捷運並不覺得有何問題。前些日子,一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朋友告訴我,因為他的身體外表並無任何可以指認身心障礙的特徵,每次刷卡「嗶!嗶!嗶!」三響聲,總會引來其他乘客、站務人員或公車司機的側目與狐疑。他說:「難道我要每次大聲宣告我是真的有病嗎?」除了學習歐洲大眾運輸的榮譽制加上抽查與重罰之外,目前我也想不出圓滿解決的辦法。可是這個故事,卻提醒我,自己的生命經驗有限,因此經常忽略了社會邊緣者每日生活所面臨的艱困處境。

另一位從事編輯工作的朋友,因車禍受傷而以輪椅代步。這個時候她才發現,在台北市要找一家入口沒有階梯高差,輪椅可以直接進入的書店還真是絕無僅有。即使進得去,往往也很難在狹小的書架之間來回穿梭。台北市雖然有康復巴士,服務員也充滿熱忱,可是由於馬路上的坑坑洞洞,她感覺骨頭都快散了,從此又讓她對於出門心生畏懼。

多年前推動女廁運動的時候,曾經進行一項小規模的調查。一般來說多數女生比較偏好蹲式馬桶,因為身體可以不必接觸便器。可是等到自己膝蓋關節老化,無法蹲下的時候,才體會坐式馬桶的重要與必要。還有一位頗有名氣的建築師,設計一處先進的休閒公園。等到她結婚生子重訪此公園時,才驚覺它的入口設計,嬰兒車根本無法進入。

開口寫字避傷無辜 不可不慎

我們每個人都有特定的身體、社會位置與生命經歷,這些有限的特質形塑了我們的認知與態度,如果沒有張開雙眼,多接觸與自己不同的人,不止生命受限,也有可能在不自覺中傷害他人而不知。從小作為乖學生,我沒料到原住民朋友告訴我,他功課成績愈好,他就離原住民的文化價值認同愈遠。因為我們的課本與考題充斥著漢人中心的思想。

在討論美容瘦身與性騷擾議題的時候,老師經常告訴學生要喜歡自己的身體,課本也是這麼寫。有次演講,一位跨性別的朋友說,每次聽到這樣的話,他都會感到很心痛。他就是不喜歡自己身體的性別,何錯之有呢?

網路上曾經流傳一首歌曲「老師不要打我的臉」,其中有這樣的歌詞:「小孩的媽媽是個老師,愛打學生的臉,生了個小孩沒屁眼」。為了批評體罰,同時卻又不自覺的傷害到許多「無肛症」患者與家屬的心。同樣地,「腦殘」、「肖仔」、「老人癡呆」、「殘廢」等這些許多人隨口而出的字眼,一方面是對他者的貶抑,一方面也像流彈不斷傷及無辜。開口、寫字,不可不慎。

(本文作者為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2009/01/16 聯合報】

治安、生態、缺水… 澎湖真要賭場?

看到離島博弈條款通過,讓我非常難過且氣憤不平,我想第一個設賭場的大概就是澎湖了吧。但澎湖真的有條件可以設立賭場嗎?

首先是有關於水資源的部分。澎湖是個絕對缺水的地方,每年幾乎都得仰賴台灣運水支援,但設立賭場後,面對大量的來客,我們該如何解決缺水問題呢?繼續大量從台灣運水?還是依賴海水淡化廠呢?不管何種方式所耗費的金額都相當可觀。

在治安方面,賭場絕對會產生一些糾紛,但澎湖治安人力足夠應付嗎?實在擔心對澎湖人民的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另外,即使設定博弈特定區,但難保不會對澎湖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難道要為了獲得大筆金錢,而付出難以挽回的生態景觀嗎?

儘管人民有公投的權利,但連公投的第一道門檻都已修改,不再受投票總人數的二分之一所限制,可見這次執政黨是勢在必行了。

賭場或許可以帶來大筆資金,但這是否真的值得我們付出其他代價去換取呢?也許最後,這已不再是澎湖人民的菊之島,而是執政黨的菊之島了吧。

【2009/01/14 聯合報】

農村再生 不是郊區化!

報載立法院已完成「農村再生條例」一讀,有政府二千億加持在這個法案上,眾人期待,想必會列入優先立法,說不定新曆年後就通過實施。然而,這個大紅包究竟是啟動繁榮的(槓桿)支點,還是毒倒農民毒藥的糖衣呢?
整個卅五條文字,雖冠農村之名,其實為的是農地,且重點不在「農業」用地,而是農地非農化之後的利用。準確一點說,這是一套「鄉」村土地開發法,而不是農村重生法。
就事實而言,七十萬農戶多數人的收入,泰半已經仰賴非農業來源。台灣糧食整體自足率又已低於百分之卅二(還在繼續衰退中)。要指望農業來救農村和農民是有點遙遠,農民擁有的土地就成了唯一希望。不過,把太多注意力,包括二千億紅包,都放在建設開發,而沒有明確且更激勵的農業本業政策,土地必然被導向非農業而不是固農、護農。農村不只是鄉村,而變成都市的郊區了。
以台灣土地面積和農業經濟規模而言,適度的整合耕種土地,整合小農能量,整合產和銷的通路,恐怕是必然要走的路。但是這些整合,應當是繞著叫作「農業」的核心來規劃,而不是以「風貌」為中心來思考。
荷蘭人用垂直式的工廠生產花卉,打敗台灣蘭花王國。紐西蘭的奇異果經年行銷全球,沒聽說價賤要整批倒進河裡的。協助各該國農業稱雄世界的研發和產銷高檔人力、資金,不是偶然的,不是碰運氣的。我們羨慕先進國家農村富麗,他們也不是只靠鄉村土地變成「社區」以後,前述人財組合就自然而然依附在農業,提高產值兼具高雅外觀,配置在住家旁邊而造就樂利景致。
公共環境改善當然可以提高鄉村可居性,然而農業產銷的提振,才是農村的根,不可或忘!太強調前者,本末倒置,又重金惑人耳目,務本的事反而乏人耕耘。為今之計,應減少誘惑,把再生基金重新分配,發到地方上建設的錢數減少(例如改為廿億),並規劃試辦區,逐漸推行全國。同時把更多經費挪往改善產銷,培訓人才。「農村立於農本,農地立於農先」才是本末正道,才是真正農村再生。
【2008/12/31 聯合報】

 

經濟全球化對各國農村之影響,造成農村失業與地區特色的流失。近年來,OECD國家漸漸形成共識,對於國家所必須從事於農村的基礎建設,涵蓋了簡單的個別計畫原則以至於大型的制度轉變如整體立法等。目前台灣農村也因為全球化之影響,普遍面臨人口外流、基礎設施不足、發展緩慢,生活環境特色逐漸喪失,農村發展嚴重落後等課題,亟待推動能提升農村生活與環境品質之農村發展政策。
綜觀農委會提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主要作法是透過整合規劃概念,協助農村打造全新風貌。因此將由農村社區的在地組織或團體,由下而上提出整體建設和活化再生計畫,經縣市政府審定後,再由中央主管機關補助社區進行整體環境整建、個別宅院整建、公共設施和產業活化建設。
新政策之推動,難免有反彈聲浪。本人謹提出一些淺見。如草案第九條之疑慮,要求地方團體或組織整合,恐助長地方糾紛,應可考慮改由行政體系組織(例如村、里)為主體,主導權仍在具有行政權的單位,而行政單位雖無可避免地方派系議題,但至少需負行政責任,較可避免黑道介入或財團操控之疑慮;草案第十六條之疑慮,公有土地等得配合再生計畫實施活化空間再利用,恐大開國有地開發之門,建議未來需就公部門間土地利用之協調機制,進行細部協商其可行性;草案第卅一條之疑慮,窳陋地區之地主屋主需限期改善,否則主管機關得逕行改善且費用由所有權人負擔,應可從提案之地方組織內部自行討論評估,形成共識後納入再生計畫,費用從補助款中抵扣。上述這些疑慮均可於施行細則訂定完善辦法,以利儘速推動農村活化與建設富麗新農村。
環顧全島農村各項設施,普遍落後於都會區,為彌補此一落差,推動農村再生政策,以現有農村社區為中心,強化由下而上的地方參與制度,係立基在農村整體發展之需要。同時強調農村產業與文化發展、自然生態復育、實質環境與空間之活化再利用,以及重視農村景觀塑造,來推動農村的再生並提升居住環境品質,本人期待農村再生條例儘速完成立法,以嘉惠廣大農村社區。
【2009/01/01 聯合報】

 

 

重畫》你有錢我有土 完美的結合

馬政府敲定我國將走向「三都十五縣」,筆者樂觀其成。以下是一段有趣的發言,道出合併後的美麗憧憬。

筆者前天參加一項中部六縣市的教學研討會,台中市報告完後,剛好輪到台中縣報告,上台的老師自我解嘲:「台中市資源豐富,跟大家分享的是成功的經驗;我們台中縣資源匱乏,在此野人獻曝,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失敗的經驗;不過沒關係,再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是一家人啦!希望你們不要嫌棄我們,我們雖然貧窮,但土地很大,足夠你們用錢去開發打造,有錢又有土,不是很完美的結合嗎?」

與會者都笑開懷,唯我思緒紛亂,心中有股不得不說的感觸。

我住在苗栗靠新竹處,由於地緣關係,採購或辦事幾乎往新竹跑,最能感受到兩縣市貧富差距之大。就以從苗栗水流東經寶山到新竹這條道路來看好了。

如果你問我:「兩縣市的邊界在哪?」我可以告訴你:「從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由簡陋的單線道突然變成光鮮亮麗的雙線道之處就是了。」看得見的道路狀況是如此,其他無形的資源就不用談了。

國土重畫,縣市合併,不失為平衡資源的良善構想,雖然後續涉及多項修法,但對的事儘管大刀闊斧做吧!否則,一任四年忽焉而過,是全民最擔心的事。

【2008/12/28 聯合報】

重畫》北高雙核心 不宜重中輕南

目前中央推動「三都」的國土重規畫,明顯優先著重中市縣的合併及升格,並訂出民國九十九年實施時程;高市縣的合併似乎傾向於一○三年,較中市縣慢四年。這種「重中輕南」的規畫,對高市縣發展相當不利,對大高雄地區民眾也不公平。
因為,無論是政經至國際地位,高雄的重要性都遠高於台中,豈有先併中市縣而緩併高市縣之理?何況,高市縣合併是民意強烈的期待,早在二十餘年前地方就有市縣合併的建議,多年來市縣合併的呼聲從未間斷,中央若要推動縣市合併,高市縣至少也該與中市縣同時合併。
由於中市縣合併並升格後,統籌分配款的分配必大增,相對地高市縣若未及時合併,維持現有分配比率,建設經費必遠少於台中都,地方建設與城市競爭將明顯落後,高市本為台灣第二大城的地位勢必不保,這對高市縣的發展十分不利,也非常不公平。
高雄與台北素有「台灣雙核心」之譽。然而,過去國民黨執政時對高雄的重視不夠,不少民眾存有對中央「重北輕南」的不滿情緒;二○○○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政權對高雄也僅著重地方樁腳的拉攏,在公共建設與地位的提升,口惠多於實質,這是二○○八年總統大選,曾任高市長的謝長廷,在高市的選情翻轉之故。馬政府不應繼續漠視。
【2008/12/28 聯合報】

 

觀看「三都十五縣」的規劃案,除了台北縣市、台中縣市和高雄縣市分別合併,並廢掉省轄市外,和現行的架構差異並不大,這樣如何能提高國際競爭力,恐怕也只是畫「圖」充飢而已。而且如此的三都規劃,更面臨人口往三都集中,其他縣更形凋零的窘境。
現在資訊科技發達,網路無遠弗屆,只要把e政府做好,人民歸屬於那個行政區並不特別重要。因此行政區的規劃應考慮人口和人民的感情與交流等因素,以平衡台灣各地區的發展為優先考慮,不應再侷限於現有架構的思維,讓台灣的M型社會發展更加惡化。
以台北都為例,人口將高達約六百八十萬人,而花蓮縣只有約卅五萬人,但花蓮縣的面積是台北都的一.八八倍,如果經費按人口比率分配,花蓮縣將面臨以台北都的百分之五的經費建設面積一.八八倍的版圖,難怪公共建設落後、市容落伍,其他的縣也會有相同問題。
此外,馬總統提到交通的因素,利用google的地圖,從台北都的最北端到最南端,直線距離約七十公里;從花蓮縣的最北端到最南端,直線距離約二百卅公里,再加上台北都交通的方便和花蓮縣交通的不便,讓其差異更加嚴重。
我們不能期望城鄉差距的問題、M型社會的問題、人口往三大都會集中的問題等可以透過行政區的規劃來一次解決,但至少請不要讓問題反而惡化下去吧。
【2008/12/28 聯合報】

 

 

改造基隆 效法波爾多古城氣魄

兩岸大三通啟動了,行政院長劉兆玄說,基隆港將成為北台灣閃亮的一顆星。雖然基隆地區有好山好水,但相較於高雄港,基隆被冷落太久了。基隆未來要如何招攬國外與兩岸觀光人氣,豐富港都的人文內涵,無疑是改造基隆的重大議題。

波爾多是值得學習的都市。這個法國西南酒都,不但成功打響紅酒,波爾多也擁有一百五十公頃全法最大的歷史藝術保護區;古城波爾多雖不斷現代化,卻又不失和諧。

二○○七年六月該市相當於半個城市的「城市大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中,聯合國破天荒將一個如此龐大複雜的建築群列入名錄,顯示對於波爾多的高度肯定。波爾多的氣魄與經驗,對於改造多雨、擁擠的基隆,應有極大啟示。

雖然馬英九總統承諾將台北捷運延伸至基隆,但仍需相當時日。馬蕭政見將西三、西四碼頭的更新納入「愛台十二項建設」,將給基隆注入一股活水。然而,港都應有鮮明的海洋意象。

澳洲雪梨港區與歌劇院,其色彩、造型和規劃,簡明流暢,海洋意涵強烈,故成觀光重鎮。更新西三、西四碼頭如果還是蓋蓋傳統大樓,那種遮蔽效果,恐使狹窄的港區景觀更加壓迫。我們能否想像,新港區以透明材質、流暢線條、遮雨廣場、空中廊道和人形步道串聯的創意夢境出現時,會是何等「閃亮」?

法國的敦克爾克港被稱為「自由港」,港與市的整合以「環境品質」為第一優先,並將環境管理、土地利用和景觀協調等一體規劃,因而獲得歐盟高度評價。基隆周邊的海洋大學、水產試驗所、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公園和碧沙漁市等,俱是知性之旅的資源,遊客不應蜻蜓點水,逛了廟口夜市即趕往台北一○一。

換言之,從基隆一路延伸到九份、金瓜石,應該逐步整合為「海洋科技與休閒園區」,才能讓基隆在北台灣不再落寞。

【2008/12/22 聯合報】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危險中橫不該再搶修了

  • 2009-01-10 中國時報 【賀陳旦】

     去年十一月南投縣政總質詢中,李朝卿縣長和賴忠政議員分別對國道六號〈霧峰到埔里的高速公路,簡稱國六〉發表期待。李縣長呼籲已延遲通車的國六不要到明年三月才通車,希望明年春節前即能卅八公里暢通〈現已開放東段七公里〉。賴議員則擔心有了國六,台十四線〈中潭公路〉人車減少,草屯會變「死城」。

     賴議員的疑慮是有依據的。許多城鎮都因跨區交通系統改變而或興或衰:三峽河運不及鶯歌鐵路;西螺發展被斗六後來居上如是理;甚至日月潭湖艇生意在環潭路完成後一落千丈亦即此理。國六若真如計畫所稱:台中到埔里從兩小時縮短成半小時,請問還有人會從台中進草屯市區去消費吃飯嗎?所謂交通帶來的發展,是屬於資本雄厚,在交流道附近,或靠近景點、大區塊的開發商,不會是原來的小吃和柑仔店。這個景象明年就會陸續呈現在台十四線沿路了。也會發生在蘇花高、花東高走廊上。

     強調給東部居民高速公路好平安回家的論者,可能得先認清當地方產業不敵挾高速車流而來的外資掠奪時,想回的家還留不留的住?引進車流的路,同樣也會把勞動力往外帶走。賴議員的質詢,看到了高速公路建設中比工程環保更深刻的問題──城鄉發展必然為之扭轉。配套不善,地方先受傷害。

     草屯是否因國六而衰落,是交通建設的衍生效應。李縣長期望中橫高速公路早日通車,則引起我們注意交通的直接效應:「車流的路徑會改變」。國工局當初即規畫高速中橫為舊中橫〈台八線〉替代道路。如今花費三五○億高速公路即將通車,怎麼又要計畫再向天挑戰,修通中橫?

     九二一後,行政院於九十三年八月明令不再強修通行中橫。中橫現仍未開放的路段是谷關到德基。仔細來看,受影響的是一,沿線約三千人生活出入,二,六座電廠維修,三,佳陽一帶果菜運送,四,從谷關去合歡山的遊客。就路網來看,明年春天國六通車後,梨山水果、合歡山的遊客經台十四轉國六去台中,將比牛步駛經台八〈危險中橫〉脆弱路段還省時間。另外,雪隧通車後,許多果蔬消費和旅遊客源已經移轉到台北市場,台七甲〈新中橫〉自然成為梨山地區北向的孔道。

     至於台電人進出,有它絕對的地緣關係,無法單純就車流路徑來評估。但台電需求連帶的成本太高了!四年前據說花一七○億修復六電廠,可發一一○萬千瓦,約為總電量二%。去年八月台電重新估計,僅修復青山電廠要二○七億,可供應出總發電量的○.三%。益本各見消長,似乎更不經濟了。所以台電需求應該另案衡量,暫時放在一邊。所以,剩下來的只是第一種需要。

     舊中橫曾在九二一後兩度搶通並付諸流水,國家既已證明一再努力而未成,居民當能諒解不宜強求。就財源而言,也有現成機會。原由「九二一重建基金會」運用的四十五億各界捐款節餘,雖已移往政府「賑災基金會」,今若以災民生活重建目的,運用該筆款項,有計畫的協助居民漸離困境,自力營生。法理情兼顧,再適宜不過了。

     搶通中橫本來就是一個危險念頭,而且是為了一時口頭承諾所冒的國家級風險。如今,有了高速中橫,正可以就各種替案從容評析,化解通車/不通車間對立,來緩和行險的壓力。怎麼還要搶急發包,一意犯險呢?當年,三五○億建卅八公里高速中橫,不能不說是大手筆。為的是買得不與天爭路的智慧,買得不屈就少數民意的勇氣。此刻,新路將通,如何面對舊路?願主事單位明察!

     (作者為前中華電信董事長)

咱的社會:哀古窯 為文化守喪

  • 2009-01-10 中國時報 【李碧勳╱苗栗市(護窯行動聯盟連絡人)】

     苗栗縣是全台唯一保有五種傳統產業的窯爐之縣份,是最具陶窯文化資產的重鎮。但是,其中有三座古窯(八卦窯紅磚煙囪、四角窯和包子窯),因位於苗栗高鐵文化特定區內,土地要重畫,九日上午被縣府配合強勢警力,先把三座窯拆了。在地的「護窯行動聯盟」決定為古窯守喪,並依殯葬禮儀,為古窯逢七舉辦喪儀。

     深具人文歷史價值的古窯,被粗暴的公權力怪手一揮,就給剷平了。從此,苗栗的陶窯文化資產,又缺了一角,不曉得什麼時候,就會統統變為烏有啦!

     國際文化觀光局請來的古窯評鑑委員,認為這些古窯,未具稀有性和獨一無二、且年代不久遠,沒有保留價值,函文給工商發展局,在期限內拆除。這完全是官商勾結的操作。如果按照「國際文化觀光局」這種「國際」邏輯,台灣所有的古蹟與國際間相比,都「未具稀有性和獨一無二、且年代不久遠」,都應該拆除,連總統府也包括在內。

     苗栗縣政府把窯給拆了,也拆掉自己發展產業觀光的台。我們對被消滅的古窯哭泣、憑弔,也為苗栗縣的官僚作為悲哀。

預防汙染 先從社區組織做起

  • 2009-01-08 中國時報 【林孝信、陳美霞】

     近日高雄大寮「毒氣事件」,不僅暴露效率不彰的工業安全稽核制度與遲鈍的風險治理能力,更嚴正地逼視著馬政府埋頭拚經濟時所忽略的社區安全與公共衛生問題。面對大寮鄉民無辜受害,追究肇事者責任、賠償、維護學生的受教權等回應,是最起碼的事後補救措施。但,這些補救措施能挽回人民的健康社區安心嗎?

     事實上,大寮毒氣事件豈止是台灣汙染事件的個案!過去幾十年來,大大小小類似的工廠汙染事件已經發生無數次。因此,針對像大寮毒氣事件這樣的問題,我們若僅僅止於事後補救,另外一個、兩個、甚至多個社區汙染事件必然會再度發生。

     首先,讓我們來釐清事件背後二個方面的汙染源:

     一是經濟上的汙染源。毫無節制的追求利潤是一切汙染、一切環境破壞問題的主要根源。為了追求最大的利潤,企業主往往以壓低工資與不顧環境成本來達到目的,對於慢性而間接的環境汙染往往逃避應有的規範。於是,河川變臭變髒變毒,空氣中瀰漫臭氣毒氣,土壤酸化鹽鹼化重金屬汙染化,人民與土地健康受到長期的傷害。

     二是政治上的汙染源。為了避免環境受到過度的破壞,需要政府以公權力來進行規範。這是政府存在的重要理由之一。但是,這個問題並不單純,至少有幾個因素會干擾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功能。例如,政府「經濟發展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形態、或資方的壓力或遊說─包括合法的要脅(「否則我就關廠出走」)與非法的賄賂,會使得政府官員偏袒資方。

     又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相對於資方的刁鑽狡猾,政府官員執法能力或資源不足(此次事件環保單位遲遲無法找出元凶就是一例);再如,在現存的選舉制度下,資本家憑藉龐大的財力影響選舉,有些政府官員或負責監督政府的民意代表可能成了資方的代理人……。在種種困擾之下,政府的角色大量縮減或扭曲,不易承擔維護環境應盡的角色功能。

     面對這些殘害人民與土地健康的二大汙染源,如果不能完全依賴政府來預防、維護,那麼,人民的監督角色就非常重要。一開始,人民就要用選票監督政府與民代,將來,更應該進一步改善選舉制度,使得有錢有勢者不容易操縱選舉,讓政府能夠發揮真正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是平時的監督,監督的要點是考察決策背後的利益關係。其次,民眾要組織起來:個人力量有限,而且環境衛生與人民健康的維護是一個公共的事務,應當大家一起來關心監督。

     預防社區汙染就得先從社區組織做起。在組織時,不僅要聯合社區有聲望人士,也要吸收年輕知識分子與環境汙染的受害者參加。其次,有志之士要加強環境教育:環境問題高度複雜,知識不足,就看不到問題的根源。我們不但要學習有關環境衛生的自然科學知識,還要多瞭解資本主義社會運作的規律之下環境汙染問題如何形成。又其次,民眾要改變個人的消費習慣:任何商品的生產,一定相應地帶來環境的破壞,或是森林的砍伐,或是能源的消耗,或是廢棄物的排放等等。如果商品的銷售減少,資本家終究會減少多餘的生產,從而降低對環境的傷害。

     大寮「毒氣事件」看似只是一起地方性的「社區汙染事件」,事實上糾纏著千絲萬縷的政治經濟關係,毫無節制的利潤追逐更是元凶。就在政府大張旗鼓拚經濟、發行消費券刺激消費的當下,必須從此一事件得到警惕:盲目追求經濟成長所造成的環境病變,不僅造成社區的危機、政府權力的扭曲、貧富差距的拉大…等社會問題,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人們的健康、公共衛生和社區安全問題,從而導致更為嚴重的社會與環境負債。而這些負債,終將留給我們的子孫償付。

     (林孝信為「科學月刊」創辦人,陳美霞為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觀念平台─開發不是硬道理

  • 2009-01-06 中國時報 【廖桂賢】

     台灣生活富裕,卻一直脫離不了發展中國家的心態,若一個政府沒有顯著的開發建設的政績,就會被評為沒有建樹。但如果我們堅信只有不斷地開發建設,國家才會進步,那麼台灣將永遠走不出生活品質低落、環境惡化的灰色之島的命運。

     最近在立法院已經通過一讀的農村再生條例,忠實反映了台灣的短視近利、開發至上的價值觀。其中,法案第三章是關於「農村土地活化」的相關條文,規範所謂「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的執行方式,若不是主觀認定許多農村的土地是「死」的,何須「活化」?法案若通過,許多打著「土地活化」之名的「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充其量不過是建築開發計畫而已。

     許多人直覺地認為,農村和農地本身哪裡有什麼價值存在?不過是沒有地盡其利的土地,唯有加諸以硬體建築、改善表面的景觀,才會創造經濟價值,幫助農村走向繁榮。不但主政者這麼想,不少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們,由於物質生活遠比不上城市,也總企盼著農村可以慢慢發展為繁榮的都市,以改進生活。但誰說生活的改善,一定得靠地方的硬體開發?

     開發至上的價值觀最大的謬誤,就在於看不到那些被認為未地盡其利的土地的真正價值。從農地和都市中的「閒置」用地,到雜亂無章的荒地和河川高灘地,都被認為是沒有經濟效率的土地利用模式,但其實這些綠地是支持生態多樣性上重要的一環,默默地創造著「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的價值。

     生態系統服務不是什麼新的產業,而是指各種生態系統一直默默替人類提供的服務,例如農、林、漁產等就是生態系統所提供的服務或財貨。那些人們看不到的自然機制,像是綠地在淨化空氣、潔淨水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滯洪等服務,都被人們忽略了。而這些服務一直由生態系統無償提供給我們,因此,我們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根本不知道大自然默默地替我們工作,進而不斷地以昂貴的科學技術來取代免費的生態系統服務。

     因此,從生態系統服務的角度來看,這些沒有被開發建設占領的土地,可以說是價值連城。尤其是對台灣這個已經極度開發的島國而言,特別是在糧食自給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為了國家整體安全和永續發展,更得設法讓現有的農地和綠地免於開發的威脅。今天,政府又進一步地試圖將農地變建地,等於是白白將價值連城的土地給浪費了,實在是用十九世紀的觀念來建設二十一世紀的國家的愚蠢施政。

     我們需要更多綠地農地,來淨化人類活動所產生的髒空氣和髒水,來讓生存空間已經縮減的動植物有個棲身之所,來確保國家有穩定的糧食供給—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價值觀,來看待那些所謂「閒置」、「待開發」的土地。

     畢竟,土地開發不是硬道理,人類的安居樂業才是。

從兩顆巨蛋看北縣市合併

  • 2008-12-30 中國時報 【潘翰聲】

     日前板橋市長公開反對台北政府巨蛋BOT犧牲運動場地,而台北市松山菸廠周邊居民數年來也堅決反對大巨蛋BOT犧牲綠地與古蹟。從這兩件事情來看,縣市合併的行政區域重畫問題,已到了不得不積極面對的關鍵時刻。

     近來縣市合併終於成為重要政治議題,並不僅因總統的政治承諾,更由於區域間政府資源分配矛盾日益尖銳。早期將一個區域中最精華的一塊切出來成立直轄市、省轄市想法,不單是出於「城|鄉」二元對立認識論障礙,也是「少數人先富起來」以帶動周邊發展的成長極發展模型結果。

     實際上,中心城市確實因政經文化資源匯集而發展,但邊陲卻更加破敗蕭條。更嚴重是,緊貼在中心邊緣的半邊陲地帶,出現大量依賴城市,或提供製造業廉價的生產基地,或提供便宜的「臥房與廚房」讓勞動力得以再生產,這些密集住宅區因公共投資不足導致環境品質低落,縣民引頸盼望能夠越過一線之隔成為市民。

     淡水河兩岸的巨大反差,縣民晨昏往返於橋樑之上,相對剝奪感日積月累,為回應政治壓力,生出「準直轄市」的怪胎,但政府財政困難的情勢下,終究還是有名無實。縣府比不過市府在各方面的豐沛資源,跨年活動只得停辦,而曾經嘗試合作的無車日等活動,在光芒被吸走之後,改回自行舉辦。但縣府仍期待將縣治營造成另一個都心,巨蛋即是以重大建設吸引人潮與金潮的想像工具。

     相反地,北市歷來主政者未意識到其政績是首都「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結構使然,並非天縱英明,而從來沒有評估成本效益觀念;市中心短短兩公里距離內重複投資,竟先後規畫兩個功能重疊、僅規模略大的巨蛋。

     台北大巨蛋的選址,囿於行政官僚慣性,從來只在行政區內打轉評比,甚至導致「如不蓋在松山菸廠、換到關渡平原豈不更慘」的次爛理論與鄰避邏輯(不要在我家後院)。但如將眼光放長到BOT五十年期限,台北縣市與基隆市勢必合併,適合的場址可有更多選擇,應從有機體的多樣性與區域均衡發展來作整體考量。

     儘管社會上對盤根錯節的地方派系多所質疑,鄉鎮市長官派的呼聲沒有停過,三都規畫下鄉鎮市層級政客立即失業的效應,凸顯縣市合併或單獨升格將引發嚴重的地方自治危機。未來三都的規模將遠超過現在的直轄市,鄉鎮市的層級若等同於區而改官派,不像日本東京都之下設有區級地方自治議會,最基層的村里長將會比現在更弱勢、更像政府的傳聲筒。而市長的民粹潛力不僅有挑戰總統的「葉爾欽效應」,龐大的市府也無法有效地回應地方民意的需求

     如果板橋市長變成官派,便不可能反對上級推動的巨蛋BOT,只有極少數有良心的弱勢里長卑微地抵抗,必須在體制外捲起數千人的連署,鍥而不捨地追蹤每個細節,才能推動政策改變。(作者為綠黨祕書長、松菸公園催生聯盟發言人)

大寮人被充分告知的權利

  • 2008-12-29 中國時報 【何明修】

     在這個月內,高雄大發工業區已經接連發生了三次不明氣體的毒害事件,緊鄰工業區的潮寮國中與國小直接受到波及,累計有上百名學生送醫治療,周末要舉行的學校運動會也被迫緊急取消。大寮鄉民不能接受這麼離譜事,日前他們發起激烈的圍堵抗爭,終於迫使被懷疑闖禍的汙水處理廠暫停運作三天。

     外人恐怕很難理解大寮人的憤怒,因為他們只看到電視上向警察投擲石塊的畫面。在以往,工業區多半是露天燃燒廢五金的工廠,為了吸引他們的進駐,閩南語唸起來不吉利的「大寮工業區」被改為「大發工業區」。後來果然大發利市,陸續進駐了各式各樣的電子廠、化學廠,但是居民的環境惡夢才正要開始。

     根據官方的資料,連續兩年,大寮空氣汙染是全縣之冠,PSI指標大於一○○的日子多於石化產業密集的仁武與林園。三年前,居民還成立了社區巡「狩」隊,他們的任務不是一般的治安巡邏,而是進行貨真價實的「狩獵」,捉工廠偷排廢氣廢水。很諷剌地,前一陣子,捕捉汙染的獵人成為了以身試毒的金絲雀,隊員還被半夜的廢水嗆到送醫。一位無奈的鄉民就向筆者表示,反正景氣那麼差了,被捉去牢�吃公家飯,也比在家�被毒死好。

     與鄰近的林園鄉比較起來,大寮人已經算是很客氣了。二十年前,林園鄉民也是懷疑汙水處理廠出了問題,他們直接衝入廠房,將電源關閉。結果林園事件使得石化業工區停擺了三個星期,政府與業者也付出鉅額的賠款。如果不是連續三次影響到學校的正常教學,如果現任的鄉長不是來自於直接受害的潮寮村,誰知道大寮人還要忍受多久。

     大寮事件也呈現了居民沒有被充分告知的窘境。在鄉民的封路圍堵下,環保署長與縣長都前來處理,但是他們對於肇事責任的歸因卻各持一詞。環保單位雖然已經在當地設置了空氣監測設備,但是他們卻不敢公布數據,事發之後才急忙找專家來判讀。長期以來,工業區鄰近居民總是在抱怨,每次報案之後,監測人員姍姍來遲,根本無法採集到瞬發性汙染的證據。

     正本清源的解決之道即是,在工業區周遭進行全面的環境監測,並且讓居民充分掌握最新的動態。如此一來,有沒有汙染產生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安分守法的業者可以放心經營,被汙染迫害的居民也省下了抗爭的成本,更重要地,這也符合環境保護基本法第二十七條所揭示的公告與預警精神

     公開的環境監測看似簡單,但是在實際上卻是面臨層層的阻力。許多工業區服務中心都有完備的監測設備,但是其數據卻在連地方環保單位都無法掌握。一位工業區官員就曾筆者透露,民眾的「素養」太差,根本不看懂科學數據。事實上也正是這種不信任的態度,才迫使受害民眾採取更激進的抗爭方式。

     另一方面,帶頭抗爭的政治頭人也不重視環境監測,他們寧願將心力放在補償金額的討價還價上。模糊的汙染判定、受害鄉民的憤怒往往是民代向業者爭取回饋、公關等各種好處的籌碼。

     在保守的官員與貪婪的民代聯手下,居民被充分告知的權利被犧牲了。在這種情況下,類似大寮事件的環境抗爭只會接二連三地產生,工業區與社區也不會有和平相處的一天。

     (作者為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熱門話題:3都15縣 窮縣打入地獄谷

  • 2008-12-29 中國時報 【涂晉誠╱屏東(公務員)】

     日昨,中央政府推動「三都十五縣」的國土規畫案,除了台北縣市、台中縣市和高雄縣市分別合併,並廢掉省轄市外,和現行的架構差異並不大,這樣如何能提高國際競爭力,恐怕也只是畫「圖」充飢而已。而且如此的三都規畫,更面臨人口往三都集中,其他縣更形凋零的窘境。

     國土重畫,縣市合併,不能失去彼此區域資源的平衡性,尤其合併並升格後,統籌分配款的分配必然大增,相對地也造成未合併縣市維持現有分配比率,建設經費必遠少於合併都會,地方建設與城市競爭將明顯產生差距。

     其實當今資訊科技發達,網路無遠弗屆,只要將電子政府網絡架構做好,人民歸屬於那個行政區並不特別重要。因此行政區的規畫應考慮平衡台灣各地區的發展為優先考慮,不應僅侷限於形式上架構的改革,如此只讓台灣的社會發展更加走向極端,富縣愈發展,窮縣永遠窮。

     總之,我們不能期望透過行政區的規畫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不要讓當今城鄉差距、區域發展失衡等問題繼續惡化下去。面對問題也不能只有「紙上談兵」,而要到現實環境瞭解事實再來談改革,才能得到全面性的解決之道。

三都合併應暫緩

  • 2008-12-25 中國時報 【謝宗翰╱北市(研究生)】

     隨著明年縣市長選舉逼近,加上馬總統日前宣示台中縣市將率先在民國九十九年完成合併,各縣市紛紛要求合併,除了藍營執政的台北縣要求立即升格外,綠營執政的台南縣市及高雄縣市也跳出來要求合併,一夕之間合併問題已變成敏感的政治議題。

     過去十年間,政府重大產業扶植計畫多落腳於中北部,相較起來屬於傳統重化工業及傳統產業為主的高高屏地區到目前為止仍未看到中央政府提出具體而長遠的轉型計畫,而今在中科產值持續擴大及胡志強市長力推的加持下,馬政府宣布優先推動台中縣市合併,這對於產業計畫已經整整被忽略十年的高雄縣市而言更是情何以堪。

     筆者更強烈質疑中央政府對於合併的相關配套措施究竟做了多少?明年就要舉行地方縣市長大選,光是大台中地區就將選出兩名地方首長及七、八十名縣市議員,合併勢必代表某位首長及一半的議員將失業,衍生的政治問題,中央政府是否已經考量過了?筆者認為在取得有效共識前,府院應該要暫緩三都計畫的推動。

農村再生 二千億的誘惑

  • 2008-12-24 中國時報 【蔡培慧、吳音寧】

     「真實」的農村,到底是什麼?要「再生」成什麼模樣?專業農人、到工廠打工的兼職農人、出門在外的農家子弟、以及住在農村,而到農會或其他機關上班的職員、還有進入農村進行社造的工作者,想必都有不盡相同的認知與「想像」。但重點不在這裡,重點在於行政院目前提出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用兩千億基金的甜頭,以及「由下而上」的宣示,夾帶、掩飾草案中最大的重點,那就是,行政機關得以「由上而下」,對公私有土地進行強制徵收、重劃、變更使用。

     確實初看草案的第二章,可以看見「農村社區內之在地組織及團體應予整合,並互推其中依法立案之單一組織或團體為代表……共同擬訂農村再生計畫,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核定」等,好似為由下而上提計畫,提供了一條管道。但這條管道,放到現實脈絡來看,可能也只是立法者的「想像」。

     首先,備受質疑的是,所謂的「在地組織及團體」,到底所指為何?草案中並沒有「合法立案」以外的其他規範,不過,昨日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說了,「當地農會或社區發展協會」,都可以算是。

     試問,依現實脈絡來看,若農會與社區發展協會,要爭「唯一」─因為只有唯一的「代表」,才能提計畫─會是具備地方勢力的農會,「整合」各個協會,還是NGO團體有可能要農會聽令?更何況再生計畫中,依規定,可將農漁會的土地,納入規畫、變更的範圍內,那是有土地的農會,整合沒土地、也沒土地變更經驗的NGO團體,還是社造團體可以規畫農會的土地?

     不說在地組織的整合,難上加難,甚至因有暴利可圖,極可能造成社區內派系爭奪、黑道操控等問題,就說真的整合出一個「代表」好了,送請主管機關核定,難保主管機關對哪塊地要怎麼畫、怎麼變更,會沒意見。這樣的「由下而上」,真有草根社造介入的空間嗎?

     更大的問題在於,農村再生條例草案的第三章,為「由上而下」的土地開發,大開方便之門。縣市政府可任意提出再生發展區計畫、整合型農地整備計畫,不需要徵詢在地組織或人民的意見。事涉農村社區及周邊(沒有界線規範)的土地如何開發、以及土地徵收重分配等,攸關人民財產權事宜,但草案中俱以「由中央主管機關另定之」等模糊字眼帶過,試圖以行政命令,擴大農委會的權力,這是明顯的行政擴權。

     至於土地開發的內容,除了農地外,更以「範圍內公有土地,一律參加」強制納入公有地。以過往台灣土地開發經驗不難想像,勢將出現小面積私有地,圈住大面積公有地,進行變更的荒謬。

     況且,農村再生條例並未確保預算的實施對象,縣政府可主動提出的「整合型農地整備」,才是此法案的要角。所謂「由下而上」的提計畫,難保不會只成為包裹毒藥的糖衣。

     農村社區內部階級分化,是一個市場經濟商品化農業的歷史過程。正是一代一代奮起的農民,使台灣農村在不友善的政經結構中,仍能保持著活力。一部惡法,包裹著不切實際的糖衣,若草率通過,付諸施行,將是專業農民、兼業農民、住在農村的職員、離鄉的農家子弟、以及草根的社造者等,大家共同來承擔惡果啊。(蔡培慧為台灣大學生產業傳播與發展學系博士候選人,吳音寧為作家;二人皆為農家子弟)

釐清真實的農民與農村

  • 2008-12-23 中國時報 【向家弘】

     台灣農村的沒落狀況存在已久,除了天災人禍或還能引起社會些許關注,救濟式的注入微薄的資源外,真正的結構性問題向來缺乏更有遠見的行動方案因應。近來,「農村再生條例草案」送立院審查後,能夠引起多方關切,雖然與一千五百億的農村再生基金規模絕對相關,但如因而有更多的深化討論,對農村發展都是正向的意義。

     目前看來,支持意見多基於照顧農村/農民的立場(也是政治正確),贊成更多的資源及建設投入,甚至加碼至兩千億。而批判或反對的意見則如昨日在時論廣場發表文章的政大教授們的觀點,擔憂一個由建商及地方政治派系所主導的圈地運動,再次「去農民、去農地、去農業、去農村」。

     衡諸正反意見,事實上都預設了一個弱勢農村的存在,不同的只是建設與保護的差別。這個差別所引發的論戰由來已久,不過弔詭的是,不論哪種主張,似乎都無助於扭轉台灣農村逐步趨向頹敝的方向。

     關鍵在於我們是如何理解及想像農民與農村的,是一群被知識分子類型化的無知老農,由財團與既得利益者宰制的弱勢社群?是為農業生產而保留的生產工具,為糧食安全服務的生產基地?是都市人的後花園以及關於田園生活的種種浪漫想像?不能說這些不是事實,但有限,這種侷限性的理解,形構成一種由知識分子所生產的符號系統與邊界,將農村框架其中,造成另一種無形的圈地運動;不論建設或保護,都由外力所詮釋與決定,農村的主體因而益形模糊,只剩符號邊界之外的部分事實理解,而看不見其中的真實。

     現今的農村有各種人居住其中,從事各種行業,而非僵固想像中的只有農業、農地與農夫(即便是農夫,也有不同年齡層,具有多元的在地專業知識),它有不同的社會文化及政治經濟的發展脈絡,它有其不同需求生活節奏。農村,是一個以人為主的生活場域,不是一個以生產為主的工具性「他者」。

     從邊界之外來解讀「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很容易基於預設農民弱勢的觀點來批判外的入侵或剝削,但如果脈絡性的理解十多年來在許許多多農村所進行的社區營造及培力工作,或許可以認知到在農村走向衰化之際,農村居民透過學習及集體行動改變現況的內在力量,是既強大且充滿各種未來可能性的。

     因此,關於「農村再生條例」部分疑慮,例如窳陋地區或再生區畫定的操作等可以有更周詳的配套措施,但莫忽略了整部法案強調的是由下而上的社區居民參與以及農村在地特質的多向度發展。它看見了農村內在的力量與可能性,提供社區居民自主發展的契機與空間,這是過去農村政策中一直缺乏的視野與高度。筆者呼籲,討論與關注應理性聚焦於它的整體意義與操作配套,而非對於條文的既有偏見。(作者為社區工作者)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救經濟 環評速審 一周通過93件

配合刺激內需計畫,中共國家環保部短短一周內,審批通過93項環評文件,牽涉到建設項目的投資總額約人民幣2,600億元,顯示環保部配合大陸地方政府和企業,快速通過環評。

華夏時報指出,中共環保部日前召開第三屆中國國際環境成果展發布會。環保部科技標準司技術指導處長王開宇說,環保部近日對提報上來的預審項目,連續召開兩次項目審議專題會議,加快辦理審批速度。

環保部配合中共中央刺激內需計畫,調整環評審批的組織,原本具體業務是由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一處和二處共同負責,從11月下旬開始,改由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主管環評工作,並加強與其他部門的聯繫工作,主動配合地方政府申請。

中共環保部在一周內通過的環評案,包括寧杭城際鐵路、華能營口熱電廠新建、武鋼集團防城港鋼鐵項目、茂名石化100萬噸乙烯改造、重慶鋼鐵集團環保搬遷等項目。這些建設項目都經歷長短不等的環評審批期,如今全數獲得通過。

大陸第三屆環展會19日舉行,黑龍江、山西、河北、江蘇、河南、海南等地方政府和企業,要積極利用這個場合,提供環境規劃書給環保部,申請投資案儘快取得環評。

地方政府現在對環保部編列公關預算,包括雲南、浙江、寧夏、安徽等許多省區,都編列環保部公關預算,希望能做好公關工作,爭取到更多環保建設工程的預算大餅。

比如,安徽省常務副省長孫志剛日前率省環保局一行五人,專程拜會環保部有關領導,感謝環保部長期給安徽的支持,最重要的是當面呈送一份項目清單,包括對馬鋼重組、巢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合蚌鐵路客運專線等六個項目,並要求環保部在環評審批和生態建設資金上給予支持。

環評司一處處長劉貴雲說:「我們理解項目所有者的心情,但環保部不會批人情項目、不會搞突擊審批。」對高耗能、高汙染項目仍採取暫緩審批結論,近期就否決化工、火力發電等六個投資項目。

【2008/12/08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