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社區營造啟動 公所帶頭跑

中國時報 2008.05.18  陳雅玲╱崙背報導

     當社區營造動起來,鄉鎮公所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補助經費還是行文單位?雲林縣崙背、林內、大埤、口湖等公所擺脫行政單位的窠臼,參與社區營造計畫提案成功,將擔任社區發展先鋒,帶領居民改造社區,讓幸福在家園瀰漫。

     通過社區營造點徵選計畫的20個申請單位,昨日進行第2階段課程,不少社區協會提出許多新鮮的創意構想,「玩」出不少好計畫,其中獨有1組人顯得較為拘謹,但認真聆聽的神情完全不亞於他人,原來是來自公所的社區營造提案代表,正準備擺脫行政單位包袱,帶領社區向前衝。

     過去社區發展協會抱持著讓社區更美好的雄心壯志,開始學習寫企畫書、申請經費,有了錢還得埋頭苦幹,一步一腳印打造社區新風貌,但缺乏地方行政單位整合,經常事倍功半、成效不大。

     而公所在地方上是人民與公家單位接觸的第1線,最熟悉地方發展,卻經常處於被動角色,等著社團來討經費,無法發揮整合功能,如今成功踏入社區第1步,社區營造中心計畫主持人黃世輝說,這是好的開始。

     社區帶動居民,公所帶動所有社區!黃世輝指出,社區營造逐漸帶動居民參與行動,但動力沒有想像中的強,公所可以扮演先鋒、連結角色,將所有社區進行區域性連結,以整體行銷方式帶動所有社區發展,相信會有不錯的成效。

     「我們準備好了!」幾位公所代表看見不少社區協會「玩」出好創意,不自覺地跟著興奮起來,異口同聲表示已做好準備,將深入地方,帶領所有社區打造美好家園。

中國時報 2008.05.18 
辦文化、科學營 福興宮社區化
陳雅玲╱雲林報導

 棉線吊冰塊▲真奇妙!小朋友用棉線成功把冰塊吊起,感到不可思議。(陳雅玲攝)

     寺廟不只有宗教信仰功能!西螺福興宮打破宗教信仰形象,邀請大專生舉辦文化、科學營隊,讓小朋友在廟裡盡情玩耍、學習新知,一肩擔起社區責任,發揮兼具地方文化傳承、最佳休閒去處等功能

     很多人記得小時候到廟裡拜拜,媽媽總是不斷囑咐,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摸,不然神明會生氣,寺廟反而成為孩子們心中相當敬畏的地方。

     「當寺廟變成教室…」福興宮打破刻版印象,在廟裡面舉辦營隊,小朋友不僅能在廟裡自由跑來跑去,還能從手中摸的門神、拿的筊聽到許多有趣的故事,甚至能拿線香做科學實驗,廟前大殿反變成孩子學習新知的教室。

     福興宮年初舉辦的螺陽文化營,昨日的天才科學營,都吸引上百位學童參加,不少外鄉鎮的孩子也來報名家長們均表示,寺廟營隊結合地方文化進行教學,小朋友不但可以盡情玩耍,還可學習到課本以外的東西,讓他們十分放心。

     福興宮董事長楊文鐘表示,西螺地區民眾多以務農維生,平日忙於農耕,經常忽略孩子的教育問題,身為地方主要信仰的寺廟,更應善盡社區責任,利用廟裡豐富的歷史文物,及寬敞的空間提供孩子學習之用,讓文化得以代代傳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