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搶救柑仔店 老店換新裝再出發

中國時報 2008.05.20  莊哲權╱竹崎報導

 令人懷念的滋味 ▲高齡80歲的阿嬤許林春蘭,守著百年柑仔店,仍有不少老顧客上門。縣府推動柑仔店商圈重塑計畫,昨天舉行成果發表會,縣長陳明文在老店門前炒花生,重溫古早味。(莊哲權攝)
 令人懷念的滋味 ▲高齡80歲的阿嬤許林春蘭,守著百年柑仔店,仍有不少老顧客上門。縣府推動柑仔店商圈重塑計畫,昨天舉行成果發表會,縣長陳明文在老店門前炒花生,重溫古早味。(莊哲權攝)

     嘉義縣政府推動「搶救消失中的傳統雜貨店」計畫,在保存原汁原味,同時注入新元素的原則下,已經在全縣完成14家的示範柑仔店,十九日在竹崎鄉鹿滿村1家擁有百年歷史的「立發商店」舉辦成果發表會,冀望舊瓶裝新酒的古早味老店,獲得新生命

     默默佇立在老街角落,充滿著古早味的傳統「柑仔店」,在早期的農村社會,除了是庄頭的交易中心以外,更是村民聯絡感情的地方。

     但是隨著時代的潮流,尤其是便利超商的進駐後,農村換了新樣貌,這些古老的雜貨店,也在時代的潮流中逐漸沒落,讓許多成年人空留兒時的回憶

     位於竹崎鄉鹿滿街的「立發商店」,高齡80歲阿嬤許林春蘭是這間老雜貨店第3代,現在已經傳到第4代,由兒子許傳杰接手。許傳杰說,他們這家店是在清朝光緒年間,由他的曾祖父許鐵買下現在的店面,從賣花生糖開始經營,早期的鹿麻產(鹿滿)因位於在山區與平地的交會點,商旅出入頻繁,生意相當興隆。

     立發商店賣古早味 顧客捧場

     許傳杰說,3、40年前,雜貨店門前還是熱鬧的市集,如今老街還在,布景已經陳舊,主人也逐漸老去,老柑仔店已經逐漸沒落。

     不過,店裡賣的菜籽、木炭、炒花生等超商買不到的物品,仍受到老顧客的青睞;目前店內仍保存有百年歷史的木櫃,及早期柑仔店使用的麻油桶、醃缸、秤砣、菸酒牌等,有如1座柑仔店博物館。

     縣府「搶救消失中的柑仔店」小組,重塑柑仔店的硬體建置,增設農特產品展示櫃、佈告欄、資訊架、旅遊資訊等設施,並在昨天舉行成果發表會。

     老阿嬤許林春蘭特意盛裝打扮,縣長陳明文、鄉長王焜弘也都出席,街坊鄰居也都來參一腳,阿嬤說:「已經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陳明文說,小時候柑仔店,是孩子放學回家路上抽糖果逗留的地方,是媽媽叫去巷口買一瓶米酒、醬油的地方,也是左鄰右舍聯誼、八卦的地方,那個年代雖苦,但很快樂,也很安心,窮苦人家還能欠債,等農作收成再還錢。

     強化市場競爭力 縣府臂助

     陳明文指出,即將消失在庄頭巷尾的柑仔店,早期除了是交易中心以外,更是村民「博感情」的所在,承載著許多成年人的回憶,老店新生是許多店家的願望,政府有責任改善其軟硬體設施,強化其市場競爭力,讓傳統而又獨特的產業永續經營。 為搶救柑仔店,縣府兩年來為六腳等9個鄉鎮、14家傳統老店舖換上新妝,從硬體設計、施工到軟體的改善,讓老店有新生命,也讓古早味持續傳遞給下一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