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邱坤良》年節與連結 喜慶的過程

邱坤良

日前的年假,全台灣依照往例,「出外人」紛紛返鄉過年,探親、訪友、回娘家,等到結束假期,又是一陣騷動。來來往往之間,一波一波的人口大移動,交通動脈難免阻塞,甚至寸步難行。春節之後,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接踵而至,時序一到,仍然到處人擠人、鬧彩彩,顯現進入全球化與高科技社會的台灣,傳統習俗與節慶觀念並未消失,尤其資本主義商業體制針對節慶的促銷手法推陳出新,西洋情人節、聖誕節如此,傳統年節亦然,任何可以刺激消費的節令習俗,絕不放過。

傳統年節與現代假期之差別在於它的節慶感,民眾透過儀式行為,從日常生活中規畫出神聖空間,連結家庭、社群,以及外界環境,在年節進行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例如準備年節視覺裝置與表演內容,製作祭品與食物,並與所屬社群共同營造節慶空間,縱使整個過程辛苦勞累,卻又充滿喜悅與期待。現代的年節雖屬年中行事,而且成為大眾媒體報導的重點,但進一步觀察,民眾生活中的年節早已形式重於內容。只注重「過」年「過」節的休閒,卻忽略了自己參與年節的過程。

元宵「動」極化

今日台灣社會的年節儀式與活動,普遍呈現簡單化與兩極化的現象。官方主導大型節慶活動,不斷以壯觀、花俏的內容,博取媒體青睞,營造知名度,但愈標榜全國性的活動,與當地民眾生活的連結愈少。以元宵節為例,它代表舊的一年真正結束,也象徵新一年的開始,其特色不只在最後的儀式性與藝術性呈現,民眾參與的過程更為迷人,也是最具文化意義的部分。台灣傳統鬧元宵五彩繽紛,活動主體就是當地民眾。然而,近廿年來,觀光局與各大都會,跳過地方傳統,競相舉行大型燈節、燈會,令人目不暇給,傳統的平溪放天燈、台東炸寒單、鹽水蜂炮也愈辦愈大。相形之下,許多深具地方傳統、規模較小的區域型花燈活動黯然失色,乏人問津。

現代燈節、燈會走向觀光化與高科技化,由專業人士策畫、執行,一般民眾無緣參與,只能在元宵當夜,讓自己單純成為觀光客,在旁遠觀,湊湊熱鬧。此時元宵佳節的節慶意義已大打折扣,與一般假期無大差異了。其實,節慶作為觀光產業,與保存地方傳統特色,開放民眾參與,不但不衝突,反而更具魅力。

記憶中在鄉下念國小的年代,不但喜歡過年過節,連日曆上印著國旗圖案的雙十節都期盼不已,製作燈籠、火把,以便參加夜晚的國慶提燈遊行,而家長也夾雜在隊伍之中,或在道路兩旁為子弟歡呼,「國定假日」也如同大拜拜。不像現在的國慶,只是放一天假的節日,很難感受節慶氣氛。

沒有「程」節慶

沒有「過程」的節慶,很像今年春節元宵假期,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消費券」。這幾張「券」對現實生活困頓的人,猶如一陣及時雨,有助於解決燃眉之急。不過,就算真能刺激大眾消費,而且不會債留子孫,缺乏「獲得」過程的「好康」,便不容易產生享受成果的滿足感。

傳統年節是民間生活經驗的累積,反映自然與文化環境的集體記憶。現代人若認為年節仍有現實文化意義,就應儘量分享年節的儀式,參與節慶空間製作、展演的過程。而各地年節活動的主事者亦應建構本地民眾與外來觀光客參與、討論的平台,把節慶過程,視為創作、展示的一部分。(本文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09/02/10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