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雙東排灣族反核 大武會師

屏東、台東近400名排灣族人,昨天在台東縣大武鄉誓師,反對核廢料處置場設在排灣族人的傳統領域內。
相片╱警方提供

屏東、台東排灣族部分反核人士合組「排灣族反核聯盟」,昨天在台東縣大武鄉會師,反對台電在達仁鄉設置核廢料處置場;台電則以國外為例,強調核廢料未必危及安全,做得好還能促進地方觀光。

排灣族反核聯盟人士指出,台電公布全台3處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分別是屏東縣牡丹鄉、台東縣達仁鄉及澎湖縣望安鄉,其中前2處是排灣族人居住地,是族人傳統領域,長期以來大部分傳統領域已經被政府占用,「現在還要把核廢料丟給我們,真的太超過」。

他們說,傳統領域中有舊部落的遺址,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一旦成為核廢料處置場,不僅危及居民健康,還會破壞文化遺產,政府以50億回饋金誘惑地方政府、以各種說法欺騙人民,卻罔顧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反核人士強調,失去傳統領域,未來族群的延續發展會更困難,而且南迴一向是旅客眼中最潔淨的觀光海岸,一旦設置處置場,將直接衝擊觀光產業及生態環境,他們堅決反對政府以核廢料汙染排灣族人的土地。

台電台東區服務處表示,目前台灣最終處置場的技術相當成熟,有能力建造安全的處置場,其實並不像外界想得那麼可怕。自1952年英國設置第1個最終處置場以來,目前全世界各先進國家共設置79座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從未發生汙染環境或影響海洋生態事件。傳言俄羅斯烏拉山爆炸事件,是因高放射性廢棄物引發,與台灣進行的低放射性處置場完全不同。

以日本為例,15年前在青森縣設置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但青森蘋果年產量超過42萬公噸,魚、貝、螃蟹、水產行銷全球,另每年光是8月傳統祭典,就吸引超過300萬觀光人潮;韓國3年前在釜山設置處置場,反而帶動了地價飛漲及人口遷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再以台東蘭嶼近5年的資料顯示,參訪蘭嶼鄉及貯存場人數並未減少,近年因縣政府、觀光局大力宣傳飛魚季,觀光人數愈來愈多。

【2008/12/07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