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寶島大劇場-改造夜市 要有從俗的同理心

  • 2009-04-22 中國時報 【■邱坤良】

     台灣傳統市場的形成與興衰,多與聚落發展與變遷有關,也與地方歷史、空間、人物產生聯結,堪稱大眾文化的縮影。每個地方都有形形色色的傳統市場,有的座落於廟口,有的聚集車站前,也有的在車道中的圓環、三角公園或馬路兩側。遊逛市場是庶民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進入屬於傳統的空間,依循動線,一攤一攤的「逛」,品嚐飲食,購買物件,主客之間有親切的互動。

     然而,攤販雲集的小吃市場也常因髒亂、阻礙交通受到詬病,尤其製作美食的手抓菜、拿刀鏟,順手兼數鈔票、找零錢,一旁等待洗濯的食具、食物隨意堆放,看在「高級」的人眼裡,很不衛生,自然望之卻步。

     前一陣子台北新圓環夜市因設計失誤、功能不彰,飽受輿論抨擊。「圓環已死!」作家黃春明發出這樣的哀嘆,也說出許多人的心聲。畢竟,圓環夜市是台北人生活中的重要場景,也是外地人到台北工作、讀書、旅遊的「台北經驗」之一部分。更具體說,圓環夜市的形成與發展,是日治時期的老台北人、在台日本人,以及戰後以來,包括台灣外縣市、外省人在內的新台北人、國內外遊客共同營造的結果。

     我初上台北的年代,圓環夜市仍然鼎盛,有近百家攤商進駐,且擴張到寧夏路、重慶北路一帶,形成一個龐大的傳統商圈。大多數人「專程」來圓環吃喝一頓,有的是到附近的商家買特殊布料、機器零件,或到江山樓一帶尋花問柳,順便光顧夜市。

     我後來才知道,我只是趕上圓環繁華史尾巴。七○年代後圓環每下愈況,基本原因在於重慶北路拓寬,露天攤販被迫拆除,繁榮夜市的光彩漸黯淡,加上鄰近戲院、歌廳因電視普及、觀眾減少,相繼關門,加速圓環的沒落。

     九○年代後期,台北市政府請名建築師重新打造圓環夜市,在工程進行中,太平洋戰爭期間地下蓄水池意外出土,還被列為二級古蹟。最後,一個具「創意」的黑色圓形建築物聳立在南京西路、寧夏路、重慶北路川流不息的車陣之中。與原來的圓環夜市相較,地點不變,人事卻全非。搬入新圓環營業的老字號不多,顧客也沒有意願穿越車道,進入新圓環消費,日治二○年代以來就遠近馳名的圓環夜市,終於走上絕路。

     我人生所見第一個傳統市場「死亡」的例子來自故鄉印象,以前漁港沿岸兩邊,各有數十個違建的飲食攤位,有賣麵、賣米粉、黑白切,也有豆漿、饅頭店與冰果店,提供漁民與外地人吃喝的方便,然而也造成髒亂,並且妨礙漁船停靠。後來地方機關整治攤販,興建鋼筋結構的三層樓商場,保留給原有攤位「合法」營業。雜亂的攤販清除,港區煥然一新,新商場卻乏人問津。事隔三、四十年,當年的新商場早已老舊不堪,仍然只有一樓幾個攤位在營業,是個如假包換的「蚊子館」。

     我至今還會懷念那段在港邊望海吃「點心」的歲月,而後出外的日子,就學、就業、遊玩,各地的市場仍是我喜歡蹓躂的地方。許多市場因整頓髒亂、改善交通或都市更新的理由被迫遷移,而最常見的政府「德政」,就是蓋鋼筋水泥大樓收容攤販,但「蓋」出來的大樓往往形式冰冷、動線不良,民眾「逛」市場的興味索然。

     多年來台灣一些具特色的傳統市場常因遷移、翻修,一去不復回,而後再怎麼「重新開幕」,也像連根帶土供養的野生花草,就算插在豪華客廳最美麗的花瓶中,也失去原來的風華了。面對圓環夜市這樣的歷史空間與生活傳統,主管機關如能跳脫本位思考,多一點人文反省,也許一個保留大眾飲食文化與改善交通的雙贏計畫可能出現。

     台灣人不見得非品嘗街頭小吃不可,不瞭解夜市也沒有社會責任可言。關鍵在於,如果對傳統市場文化不瞭解、甚至懷有刻板印象,卻又以主觀的生活經驗要為它進行改造,缺乏從「俗」的同理心,就太超過了。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