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溪口種馬鈴薯 地力大增

溪口鄉馬鈴薯豐收,農民劉勝仁(左)與崙尾合作社經理陳錫卿(右)非常滿意。
記者朱惠如╱攝影

溪口鄉有越來越多農民,利用2期稻作採收後空檔栽種馬鈴薯,不但種出優質的台灣馬鈴薯,與稻作輪作結果,地力大增,加上保證價格收購,農民增加收入大為欣喜。

「種1次馬鈴薯的收入,贏過種3期稻作」,疊溪村農民劉勝仁栽種馬鈴薯30多年,對此有深深體會。

劉勝仁所種的3分多地馬鈴薯昨天採收,他與崙尾合作社經理陳錫卿看過後,都對今年產量與品質穩定感到滿意。

劉勝仁早年種植馬鈴薯面積達3公頃多,現在僅剩3分多,昨天採收的薯田專供採種用。

他說,以前採收用鋤頭,費時費力,現在有機械協助,一個上午就完成。

溪口鄉崙尾合作社5年前取得農委會種苗改良場肯定,指定為馬鈴薯「克尼伯」原生種種薯採種單位,經積極輔導農民種植,目前已有168名農戶加入契作。

經理陳錫卿表示,溪口鄉種植馬鈴薯歷史已久,目前全鄉種植面積約250公頃,全省數一數二,該社的契作面積達60公頃,由於是原生種,品質獲得市場肯定,期許溪口鄉成為「馬鈴薯的故鄉」。

陳錫卿表示,農民於2期稻作採收後,約在雙十節前後轉種馬鈴薯,生長期100天,通常是春節前後採收,以每分地馬鈴薯產量3.5噸計算,保證價格每公斤9元,農民每分地收入約3萬元。

陳錫卿說,農地在休耕期間種植馬鈴薯,可讓土地達到土壤酸鹼值的調和作用,為下一期水稻耕種提供肥沃土壤,該合作社接下馬鈴薯原生種薯的繁殖任務,有了健康的馬鈴薯種薯,再栽培出健康種苗,今年也配合農委會開始實施生產履歷。

【2008/02/19 聯合報】

沒有留言: